重温最美古诗词.ppt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作者简介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者和传播者。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 《文化视点》等栏目进行系列讲座,普及中 国传统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经典中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掀起全社会重新亲近、学习经典的热潮,并在海内外文化界、教育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于丹?游园惊梦》等。其中《于丹论语心得》销量已达五百余万册,目前已在三十多个国家出版发行。 《重温最美古诗词》让我豁然开朗,似乎一夜之间领悟了千古诗意。我爱陶渊明守拙才能归田园的高远澄澈;我爱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潇洒无羁;我爱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的温情脉脉;我爱苏轼回首归来无觅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坦然无畏。? 文摘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此作。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雨打竹叶的声音那么急促,但是人心自空,可以不听。何妨就在风雨中散步、吟啸,有竹杖,有芒鞋,步履轻捷。有风有雨不要紧,关键要问问自己的心怕不怕。如果你怕了,你就真的已经败给风雨,如果你不怕,风来雨来,“一蓑烟雨任平生”。 穿越风雨,他能够逢着什么?“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一阵春风把酒吹醒,觉得身上有一点点凉意,蓦然撞见前方的山头斜阳正红。我们常说“风雨过后总有彩虹”,这个时刻,雨霁风停,山头的斜阳暖暖地迎着在雨中缓步的人。 再回头去看来时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切都会开始,正如一切都会过去。穿越世相,风雨阴晴,无非是心上踩过的一阵动静,不惧不怕的人,才会守到风雨之后那一抹夕阳。 人真正怕的不是风雨,而是风雨大作时的那点动静,人往往是被动静吓着的。就像人有的时候得一点小病,如果探望你的人太多,你可能觉得自己得了一场大病;如果人犯了一点小错,安慰甚至鼓励你的人太多,你就会觉得自己的过失不可弥补。很多时候,这个世界的动静可以把我们吓倒。但经历过之后,有斜阳相迎,再回过头看那“穿林打叶声”,急促如管弦的风雨,只是一个短暂时刻而已。 *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