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邱汉桥:论中国画笔墨精神应当随时代
论中国画笔墨精神应当随时代
邱汉桥艺术简介:
邱汉桥,号抱扑子,觉悟明山,1958年出生于湖北孝感,自幼酷爱绘画及音乐,1985年至1989年先后就读于沈阳鲁迅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武警总部专职画家,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成员。1989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举个人画展,邱汉桥先生绘画“十八字”法:“悟老庄,追汉唐,学五代,习宋元,观明清,显当代”,将指导中国画艺术的发展进程。
1989年至2013年间其作品数十次入选国内外艺术大展并获得各类大奖,许多作品被多家博物馆、美术馆、艺术机构收藏。代表作有:《世纪魂》《金秋无际》《苍穹回响》《众山之巅》《恒》《晨》《丰碑》《雨后斜阳》《金湖湾系列》等。近些年出版的大型画集有:上海人美出版的《邱汉桥画集》、新华社出版的《中国世纪之交中国画名家大系--邱汉桥专集》,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美术家协会国画大系—邱汉桥专集》,天津人美术出版的《中国近现代名家一邱汉桥》、天津人美出版的《中国十大最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家大系一邱汉桥》等。
邱汉桥的山水画创作取得了突出的学术成就,作品风格既有南国田园的婉约润雅,又有北国山峦的雄浑凝重,将中国经典的传统哲学思想及传统绘画理论与现代艺术思想理念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2006年创作的巨幅山水画《金秋无际》悬挂于人民大会堂,堪称红的壮丽与黑的崇高之典范。邱汉桥的画“含古接今”,既有传统的文人思想,又有现代人的审美气息,宁静幽远的意境和纯化的艺术语言,在多变的水墨世界里从容地传达出中国诗人吟咏千载的心物交融之美,突出了“势”“气”“神”“韵”的绘画美学最高点。
明末清初国画大家石涛,站在历史的高度提出“笔墨当随时代”的先进的纲领性论说,影响着不同时代的美术大家。“北势南气,山水大成”之绘画大美新体系,正是在盘点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经典中发现的大美,是深入研究“笔墨当随时代”的重要成果,吸取了前人南北绘画中的主流精神,从北系中的恢宏气象和南系的润雅意味情趣中发现其共同的民族精神内涵,站在历史的高度把民族的崇高思想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北势南气,山水大成”具有划时代精神的独立语言。它不同于南北宗论分出的各大流派和某个区域的局限,它是一种民族精神在时代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而产生的,它包含着南与北、甚至中西文化的时代精神,这是一个富有大美精神的绘画新体系,所以说,“北势南气,山水大成”更为准确地诠释着时代民族精神。
一部准确的绘画审美史正是民族精神的折射史,以唐代的安史之乱为分界,之前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阶段,之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下落阶段。物体上升需要力量支持,社会上升也需要各种力量支持,那时的封建社会处于上升阶段,人们欣赏有力度感、雄壮感的美,因而“天付劲毫”的吴道子被视为“画圣”,他的画有鼓动宇宙正气的力量,具有阳刚美。唐代之前,人们总是把具有力度感的、呈现出阳刚美的绘画视为上品,到了宋代,具有淡柔感、呈阴柔美的王维画作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吴道子的地位渐渐下降,淡柔的观念在人们心目中愈来愈加清楚,到了董其昌时代,封建社会已由下坡进入了它的末期。物体下降时不需要任何力量支持,社会在衰落时也不需要,所以凡有力感的形式一律遭到排斥,阳刚美让位给阴柔美。董其昌的“南北宗论”就是提倡这种阴柔美的理论,虽然他得力于禅学,但其根基又在中国的老庄之学。老庄之柔是以无限的力量和冲天的气势为内蕴,以俯视宇内为高度,以柔克刚为目的,所以《庄子》第一篇谈的是“逍遥游”,其游固然逍遥,然“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是何等的气势!这是何等的力量!他要“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没有极其伟大的力量是无可实现的。《老子》曰“柔弱者胜刚强”、“柔之胜刚”、“柔弱处上”、“守柔曰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因之,老子守柔为了强,为了“处上”,“至柔”为了“至坚”,为了“攻坚强”。老庄的“无为而无不为”也并非真正的无为,乃是为了达到其反面的“无不为”,这皆和董其昌所宣扬的“柔”有别。董其昌的“柔”和他的画一样,是沉睡中的美人,除了柔媚之外,实在没有强大的力量,亦不能胜刚强,更不能“驰骋天下之至坚”。
上述分析说明:文化艺术正是民族精神的折射史,审美取向是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的。中华民族汉唐精神傲然世界民族之巅而沿袭千年不哀,然而在最近的三百年哀败历史中记叙着民族被污辱至极的悲歌。从一个兴盛民族沦落到为末流国家的教训,我们应时刻铭记!时代精神影响着文学艺术,文学艺术也反作用于时代精神,“柔”的艺术既为维持那个封建社会发挥作用,同时也催化那个社会的衰败和更加柔弱,直至灭亡。究其原因,民族意志的消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