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治理访谈录.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股市治理访谈录.doc

  中国股市治理访谈录 毕业论文 主持人:董教授,欢迎您!今天我们采访您,是想请您谈1谈有关中国股市的治理问题。 董:主持人,您好!10分感谢价值中国网给我这个访谈的机会,在此,请先允许我向贵网辛勤的工作者,以及贵网在国内外的网友们问声好。“关于中国股市的治理问题”,这个访谈的主题很好,我10分愿意就此谈谈我个人在这1问题上的若干看法,有欠妥的地方,请大家共同讨论、批判。 主持人:董教授1直从事证券市场的国际比较研究,尤其关切中国大陆股市的完善与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1系列观点。例如,您认为我国股市存在的两大根本问题:1是上市公司质量普遍不高;2是上市公司不能完全“上市”(股权分置或者说“全流通”的问题)。请您为读者们解释1下为什么您认为这是中国股市的根本问题?这两个根本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地影响着中国股市? 董:好的。众所周知,上市公司是股市的生命力之所在。如果说,股市是1座大厦,那么,上市公司便是这座大厦的基石。大厦建得越高,基石就越需要深厚扎实;反之,如果基石不牢,大厦即便建得再完美(外表!),最终不过是1个“豆腐渣”工程。因此,上市公司的质量(或投资价值)问题,永远都是股市最核心的问题。 在我国,由于民族企业的“市场经济年龄”普遍较小(不过10来年),再加上近20年的国企改革成本与负担尚未完全被化解,因此,从中筛选出来的上市公司,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企业相比,我认为,我们的公司普遍还存在着较大的1段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企业家素质(如经营管理能力、社会责任感、诚信等)、盈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上市公司质量不高,最直接的结果必然是损害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并最终伤害投资者的热情和激情。 相应地,因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相对不高,客观上导致年终分红时,投资者总是无利可图,再加上“罚不责众”,不分红(或象征性分红)的上市公司实在太多,因此,它们似乎“毫不介意”,所谓的“社会责任感”压力也就所剩无几了。这样久而久之,投资者当然就不再奢望什么分红,而是将股市投资收益寄希望于“捕捉”差价。于是,机构投资者“坐庄”,中小投资者“跟庄”、“抬庄”,从而造成我国股市所特有的“投资不足、投机有余”的市场格局。 当然,如果上市公司仅仅只是盈利能力低下,也还罢了。问题在于:我们有的上市公司诚信与道德素质低下,它们不单是经营管理不善,赚钱无门,而且它们有的大搞报表重组、信息造假,欺骗投资者;还有的是假借资产重组之名,控股公司“掏空”上市公司;或是干脆私人转移资产,据为己有;当然也有内外勾结,操纵市场的,如此等等。我想这应该是最能打击投资者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的。 因此,我认为,影响中国股市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性因素,首当其冲的便是上市公司的素质与质量(投资价值)问题。 此外,我国股市目前存在的另1棘手的问题,就是所谓的“股权分置”。从1般常理来讲,上市公司应该是完全上市的,但我们的上市公司却是“非完全上市”的。在国外,上市公司的全部股份原则上是完全可上市、完全可流通的(除非公司自身“锁定”的极少部分股份是暂时性不可流通的,如雇员持股等)。在我国,则只有约占上市公司平均30%多的股份是可上市流通的,另占比例60%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却是不能上市流通的。 股权分置,我认为,最本质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1,扭曲供求,偏小的流通股本只会更加便利投机,让股价失真,市盈率高企,从而使“经济晴雨表”失灵;其2,上市公司不能“完全”上市,股东被人为地分割为流通股东(中小投资者)和非流通股东(国家或法人),同股难以同权,且由于“1股独大”的格局难以改变,股东大会易于成为“1言堂”。尤其是1些国企改制上市后,尽管某些硬性指标符合了上市标准,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却无实质性变化,其结果仍是“换汤不换药”。从这1点来说,中小股东只是大股东的1种“陪衬”或“点缀”,他们只有“供款”的义务,却无实质性的投票权或发言权。与此同时,由于庞大的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国有资产存量不能活化,从而不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而且由于国家(作为大股东)所承受的公司倒闭破产风险依然过于集中,在公司经营管理不善的情况下,最终往往会造成国有资产直接损失或间接流失。因此,股权分置,无论是对国家,抑或是对中小投资者来说,都是有害而无利的。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如此明显的制度设计失误,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其实,股权分置是1个历史遗留问题,它成形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大家知道,改革开放的头10年,虽然我们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城镇企业承包制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当时我们毕竟还没能跳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基本框架,改革主要局限于对传统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修修补补”,“姓资姓社”的讨论与争议尚未得出1个明确的结论。因此,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开始尝试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