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齐白石的“虾”说起——谈绘画的“模糊性”.docVIP

从齐白石的“虾”说起——谈绘画的“模糊性”.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齐白石的“虾”说起——谈绘画的“模糊性”.doc

  从齐白石的“虾”说起——谈绘画的“模糊性”   齐白石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画家。白石老人尤以画虾而闻名。他画的虾,通体透明,富有动感。在他的笔下,1只只空灵通透的虾跃然于纸上。虽然虾只是在水中浮游的活泼玲珑的小生灵,白石老人却只用寥寥数笔赋予了它们无尽的朝气与生命力。   据说,齐白石1开始画的虾太重写 真,形似而神不足。后来他意识到了删繁就简3秋树,画的虾越来越简练,以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却越发有神,以少胜多,获得了成功。这其中,将虾的后腿由开始的10只减为8只,再到后来的6只,虾眼也由原来的两点变成两横笔。关键的1点是,在对头、胸部位的处理上,淡墨表现立意又加了1笔浓墨,更显出虾躯干的透明。由此,我们看到,齐白石并不是以非常精确的手法描绘具体物象,他的观察点和绘画手法是介于似与不似之间,这就是艺术的魅力所在。   细细数来,我们可以发现,从旧石器时代出现的洞窟壁画、彩陶纹等以来,艺术形式往往多为纯感性的形象出现,模糊而又简单是这1时期艺术的特点。随着生产力的逐渐提高,绘画渐渐从生产劳动中分离开来,人们开始有了理性的认识,有了独立的理论,在审美标准上要求做到形似,逐渐要求描绘形象逼真、明晰,也就是说要精确不要模糊。古人说:狗马最难,鬼魅最易。因为狗马是人们常见的,1定要画像了,不像就不好,而鬼魅没有形,当然最容易了,这其实反映出的是当时人们崇尚精确的审美观。而东晋的顾恺之也曾提出以形写神的理论。到了宋徽宗时代,因宋徽宗崇尚形似,追求细节的真实,所谓院体画的状形之风甚盛,如崔白的《寒雀图》、李嵩的《花篮图》等都是 精确的审美观,体现了当时绘画创作上的1种时尚。   而从南宋开始,这种时尚渐渐退去,取而代之的是1种诗情画意的描绘,画幅虽小却富有诗意,如南宋4大家之1马远的作品《寒江独钓图》,把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1叶扁舟,1个老翁坐在小舟上垂钓,画上除了这1处笔墨,其余都是空白,这些留白不是真正的空白,而是水,或是水天相接,计白以当黑,这就是画的妙处。   到这个时候,中国的绘画经历了从模糊到精确再到模糊这个发展历程。3者之间的循环,并非简单的回归与倒退,而是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事物都具有着模糊与非定量性,如过去、现在、将来以及高矮胖瘦、美丑等都是人们常用的模糊语言,人们长期习惯于用模糊方式进行思考和推理,因而模糊性是世界上最普遍的惯常规律。虽然在绘画的发展过程中,焦点透视等1些观察描绘事物方法的出现,1直被冠以科学的名义,而事实上,这种精确也并非是真正的精确,同样也是缘于人脑的思维活动中的模糊性。   由于客观世界诸多事物的不可量化性与模糊性,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对哲学、对艺术的审美观也都具有与之相适应的模糊性。对模糊性的描绘必然要求造型畅神、达意、抒情,艺术家在塑造形象时,就是在对事物的模糊性进行选择、提炼,然后加工转化为艺术品,他们崇尚的不是事物本体,而是由事物所引发出的意,崇尚意的审美观是模糊对于精确、明晰的自然拓展与深化。《易经》里指出:1阴1阳谓之道。所指的是世间1切事物都是由阴阳矛盾变化而形成,对于绘画也是如此,不仅需要写其形,同时也要表其心、达其神,要求艺术形象达到似与不似之间的境界,方能阴阳合1,神形兼备,方能充分反映客观世界的模糊性。齐白石的虾就达到了这种似与不似之间,不似是不拘于事物原形的似,而是为了追求神似,以达到不似之似的境界。   中国的绘画这样,西方的绘画也如此。我们知道109世纪以来出现的印象主义绘画,虽然是客观表现光色的变化,但画家们所描绘的方法是模糊而不是精确的。如莫奈的《日出印象》,对莫奈来说,他是在真实地描绘了法国海港城市日出时的光与色给予自己的视觉印象,但他突破传统的束缚,不是在于精确地表现人们习惯了的自然风光。明晰的描绘也并非就是真实,艺术家主体精神的觉醒体现在只有当他忘掉1切他所见过的玫瑰,他才能创造自己的玫瑰,忘掉那些精确而逼真的玫瑰,创作也饱含画家个人深情地满足客观事物模糊性的自己的玫瑰,这是精确到模糊的革命性变革,是造化与心源的沟通,塞尚如此,凡高也如此。   似与不似之间是自然的造化,是艺术家在对弥漫着模糊性的客观事物发挥丰富的想象之后,而达到的个人学识修养结合绘画技巧,所展现的形神统1的最佳状态。   似与不似之间体现了人具有运用模糊概念的能力,同时也在精确与模糊的客观现实世界之间,筑起了相互沟通的桥梁。它是艺术家表现和加工模糊信息的艺术原则,更是艺术家紧跟时代从现实生活出发,能动反映客观世界的必然结果。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