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习作教学“五需要”.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例谈习作教学“五需要”.doc

  例谈习作教学“五需要” [摘 要]课堂教学中,习作教学要尊重主体,满足主体的各种心理需求,这样才能实现真情表达、自主表达和创意表达。基于主体的表达本位,习作教学要实现“五需要”,即激发倾吐欲望的需要;感知表达方法的需要;掌握文体特征的需要;养成良好习惯的需要;启动互助赏评的需要。 中国 9/vie   [关键词]习作教学;倾吐;表达方法;文体特征;习惯;互助赏评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 1007-9068(2017)10-0086-02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习作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注重学生思维情感的熏陶,竭力寻求突破,寻找到一条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作文教学之路。   一、激发倾吐欲望的需要   学生在习作时常常愁眉不展,主要是因为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或无情可抒而陷入困境。为什么会这样呢?仔细深究,主要是我们设置的教学目标过高、要求太多、方法不当引起。习作指导中,我们总是习惯于从课程标准出发,从教学要求出发,从我们教师自身出发,提出这样那样的框框,死死地捆住学生,却忽视了学生这个习作的根本主体,忽视了学生的心灵需求。我们盲目地以习作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结果只能导致学生机械枯燥的原地转圈圈,习作教学只能从一个误区陷入另一个误区,毫无质量可言。习作指导必须从主体出发,从主体的心理需求出发,这样才能深入学生的心灵,真正破解习作这个难题,让所有的问题都迎刃而解。   习作是什么?是主体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生正是在交流和表达中才不断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不断地提高表达水平。那么,要表达什么呢?也就是学生要表达什么内容呢?要知道,我们教师强制性的规定、人为的要求只能害苦学生。这些规定、要求看起来是理所当然的。岂不知,它并不符合学生的心理,或者学生的生活经验里根本就没有。如此的强人所难,这样的表达和交流还有什么意义呢?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他告诉我们,学生的言说欲是写作的真正动力源。可见,习作教学必须从激发学生的言说欲入手。那么,教师该怎样激发学生的言说欲呢?   这必须从学生出发,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要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着眼于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着力于言说能力的培养。具体要做到:第一,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由地表达;第二,基于学生的情感活动,让学生快乐地表达;第三,基于学生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创意地表达。   例如,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本领。首先,本领就来自于学生个体真实的生活。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本领,而且各不相同。那么,怎样让学生成功地发现并介绍“真正的”“与众不同”的本领,则是我们指导过程中的重要任务。我们不妨让学生经历“自我发现――发现他人――合作提升”的过程,在反复言说、发现和探讨中提炼“本领”,具化“本领”,欣赏“本领”,只有经历这样充分言说的过程,学生才能发现自我、认识自我、打开思路、恰当选材,写起作文来才能文思如泉,得心应手。   二、感知表达方法的需要   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学生写出来会呈现出不同的结果,有的文章具体生动,有的文章简单明了,有的文章粗糙干瘪……除了学生自身感知事物的方式有差异外,最主要的是学生并不懂得怎样去叙事,不知道表达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心中没有方法,写起作文来当然会无从下手,不知所云。   小学阶段,主要练习记叙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对此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由此可见。“具体”是最重要的教学要求。那么,怎样具体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呢?首先,怎样才算是具体呢?我们必须借助实例来解剖和表现,在具体的语言材料中体悟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景物描写等方法及其作用。学生只有通过具象化的语言才能领悟其中的内涵:这样的一系列详细描述就叫具体。其次,什么时候必须具体?除了借助大量的习作范文,我们还必须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理解和体悟,总结其中的规律性;再次,为什么要具体?这要引领学生通过审题,通过写作目的等来感知。   “在写中才能学会写。”在学生充分感受到“具体”这一表达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反复地练写、修改、评价和完善,他们就能懂得表达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并渐渐地习得表达的规律性。   三、掌握文体特征的需要   文章体式将文章系统有效地进行归类,帮助学生认识和把握文章的基本特征,便于习作时“对号入座”,能促进学生习作的规范化。每一类文体都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和语言特征,在阅读教学中已有所渗透,学生也能粗略地感知。可是,在习作教学中,要求学生用文字、用恰当的形式来表现文体就困难了,学生实践起来也容易糊涂。例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