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学生数学笔记整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doc
初中学生数学笔记整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摘 要:记笔记作为一种常见的学习策略,一直以来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初中数学学科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知识间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系统性,各部分知识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不断整理、不断内化、不断完善的过程。整理数学笔记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笔者从梳理知识结构图,图表比较相似点,相关题型理成片这三方面来培养学生整理数学笔记的能力,这有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创新创造能力,也会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中国 1/vie
关键词:数学笔记;知识整理;知识结构;学习方法
一、问题的提出
(一)现状调查
整理数学笔记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学习方法。所谓的整理,显然并不是纯粹的“记”笔记,而是重在“理”与“通”。所谓“理”,即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结构化地整理,使知识点串成线,织成网,连成片,让学生既见“树木”,更见“森林”;所谓“通”,即融会贯通,弄清楚知识的前因后果,并学会反思。我也对班级40多名同学的调查发现,在小学阶段,有做笔记的习惯的学生几乎为0,所谓的“整理”已退化成简单而机械地“记”“摘”“抄”,学生俨然成为了“记录员”。指导学生整理数学笔记,也是初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归因分析
1.没必要整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那些“聪明”的学生眼中的数学就是一门偏重计算、分析的学科,他们愿意花时间去做练习,研究难题,唯独不愿花时间去整理书本的知识点。一旦教师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他们就显得很不乐意,整理作业也草草了事,应付而已。
2.不知如何整理。对数学学科来说,学生每天的回家作业基本都是与新课相应的练习题。对于这个作业,现在的学生早已被训练得“得心应手”。而一旦教师布置做习题以外的整理作业,大部分学生都茫然不知所措。
3.没时间整理。进入初中,课程增加了,作业量也相应加大。学生每天疲于应付各科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完全挤不出时间整理、消化、拓展今天所学的知识。
二、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和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学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他们具有主体意识和实践能力,任何外在的教育力量和因素,只有内化为学生的自觉需要才可能真正奏效,任何教育过程在本质上都是客观因素向主观因素转化的过程。
三、有效的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而笔者认为在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中也应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知识的整理权还给学生,学生做“主人”,教师当“观众”。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梳理知识结构图――理清知识脉络
1.知识结构图的概念。知识结构图通常是将构成某一主题的知识要素置于圆圈或方框中用线条、箭头等连接方式?B接,形成系统、清晰、准确的图表或示意图。这种知识结构图能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讲的知识点及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简明扼要地呈现出来,是一种整体建构知识的图形工具。
2.教师指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图。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构建知识结构图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予以一定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制作知识结构图的步骤归纳如下:①确定某一主题;②确定主要的概念;③确定概念的排序并连接;④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知识结构图的制作,教师适时、适度、适当地予以必要的指导。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绘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修改、完善。
案例1:在八年级学习三角形和特殊三角形时,让学生画出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在班级中交流完善。
这种让学生在制作知识结构图时经历了整理知识、整合知识,筛选知识,形成基本结构图、嵌入遗漏的知识、不断修正与完善的过程。知识结构图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构建知识整理框架,主动修正与完善自我学习中的不足。
(二)整理同类基本图――突破关键难点
知识的把握不仅仅需要整体构建知识框架,更需要了解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概念、定理、规律等都具有相似性,学生容易混淆。
案例2:在九年级对动点求最值问题时,让同学们整理初中阶段常见的求最短线段的模型整理并进行比较联系和区别点。
1.基本的图形。如图1,2当点A、B分别在直线l的异侧和同侧时,在直线l上找一点C:①使AC+BC的和最小;②如图3,在直线l上找一点P,使点A与直线l上各点的连线中,AP最短;③如图4,从A地到B地经过一条小河(两岸平行)今要在河上建一座桥(桥与河岸垂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