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中学2019版高一历史下学期半期试题(无答案).docVIP

四川省眉山中学2019版高一历史下学期半期试题(无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眉山中学2019版高一历史下学期半期试题(无答案)

四川省眉山中学2019届高一历史下学期半期试题(无答案) 24、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 《吕氏春秋·任地》中说“上田弃亩(把低地做成高垄和(  ) A.代田法已经出现 B.注重精耕细作C.水利灌溉发达 D.耕地面积增加 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之,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这主要说明古代官营手工业(  ) 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B.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 下表为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收入变化情况(单位:百万两白银)。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收入来源 1850年前 19世纪90年代早期 20世纪初 地税、贡粮 30 32 33 外贸关税 4 23 39 捐纳功名及官职 4 5 4 其他收入累计 5.6 28 27 总计 43.6 88 103 A.农业税始终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B.苛捐杂税日益沉重,人民苦难加深 C.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D.卖官鬻爵越来越严重导致世风日下 下图是川、滇、黔、陕、甘、湘、桂等七省当年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反映了“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B.体现了政府对民族工业的大力支持 C.民族工业的分布在抗战后方趋于合理D.数量变化比较直观地反映了抗日局势 下面为近代中国工业品批发物价指数的周期性波动曲线图,其中1914~1920年变化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中国工业品商品化程度较低B.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C.一战导致中国社会动荡D.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茶叶于1650年前后引进英国时,是一种贵族享用的奢侈品,每磅售价6至10英镑,相当于一个男仆年工资2倍左右。然而一个世纪后,饮茶逐渐在英国城乡各阶层中普及,茶叶成为英国人不可缺少的普通消费品。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茶叶产量大增 B.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C.世界贸易较大发展 D.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下图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 A.奴隶贸易的兴起 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 C.内燃机的应用 D.垄断组织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观察下表,美国主要税种所占比例变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美国政府财政收入中主要税种所占的比例(%) 年份 个人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 消费税 1929 38% 43% 19% 1933 22% 25% 53% 1935 21% 23% 56% A.减轻贫民负担,完善社会保障B.减少企业成本,恢复工业生产 C.刺激社会消费,扩大国内市场D.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国家干预 “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政界最时髦的名词。英国政府最受尊重的元老此时也出书鼓吹计划一事的重要性,书名为《复苏》,他在书中主张,社会必须经过妥善筹划,方能避开大萧条性质的恶性循环。”材料表明(  ) A.苏联计划经济模式被广泛接受 B.西方大萧条反衬了经济 C.实行计划经济才能摆脱经济危机 D.英国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二战后70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 A.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 B.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重 C.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距 D.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工业革命可以不要前提,但是英国例外。此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指出,“在英国工业化之初,能够压倒潜在对手的有利条件之中,没有一个条件是绝对突出的,但是这些有利条件和在一起,却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星座。”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英国通过什么方式获得了哪些有利条件?(9分) 材料二: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 年份 1870年 1900年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产量(吨)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