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复方抗痨丸治疗耐多药结核病1例报告
复方抗痨丸治疗耐多药结核病1例报告
作者:韩素雅,汪宗发,阎兴辉
【关键词】 复方抗痨丸 耐多药结核病
耐药肺结核是结核病 治疗 的难点。我科自2005年12月收治1例耐多药肺结核合并脊柱结核、多发性冷脓肿的病例,应用复方抗痨丸治疗使病情多年来保持相对稳定。现将病例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34岁。患者于1999-2003年间因反复咳嗽、咳痰、咯血、发热等症状诊断为空洞型肺结核,痰涂阳多次住院,并以多药化疗未愈。2003年7月在当地结核防治所痰结核杆菌培养阳性,耐药试验显示对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卡那霉素、结核清、丙硫异烟胺、氧氟沙星、吡嗪酰胺、对氨水杨酸高度耐药;对乙胺丁醇、卷曲霉素部分耐药。自2003年9月-2005年10月曾先后在我院及北京治疗,服用力克肺疾、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丙硫异烟胺,痰涂片抗酸染色间断阳性。2005年12月27日因发热、腰痛、右下肢活动受限10天再次住院。入院时查体:T 38.5,消瘦,精神差,右中下肺响亮湿性啰音,呼吸音略低,左肺、心脏及腹部检查无异常发现。腰椎MRI显示胸11/12间隙变窄,胸11椎体骨质信号不均,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欠清,相应层面骨性椎管、脊髓形态信号未见明显异常,椎旁软组织肿胀,可见弧形长T2信号灶,边缘欠清。提示感染性病变(结核可能性大)。胸部CT示右肺上叶及下叶背段斑片状、结节状、条索状密度增高影,内示多个薄壁小空洞,部分边缘欠清,周边有局灶性透亮度增高影,邻近胸膜增厚。血沉28mm/h。予抗炎、卧床等综合治疗,除腰痛、右下肢活动受限症状明显减轻外,患者持续低热2个月,伴精神、食纳差。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我院自制的复方抗痨丸(6g,3次/d)14天后,其体温复常,精神好转,食欲改善。于住院第3个月(2006年3月)经超声及CT检查均提示左侧肋弓、左侧脊柱旁、右侧髂腰部及右大腿根部多发性囊性占位,考虑冷脓肿形成。住院第6个月(2006年6月),左胸壁脓肿破溃,至2006年10月创口愈合。2007年1月8日CT示胸12腰1为中心稍显后突成角,相应胸11/12间隙变窄,平胸9、10、11、12、腰2椎体形态不规整,骨质密度不均,不规则骨质破坏区,内示点片状钙化灶,部分边缘骨质硬化,边界欠清,椎旁软组织肿胀,层次模糊。右侧腰大肌区有一类椭圆形液性密度影,有分隔,向下延伸至右侧髂腰肌,提示椎体型并韧带下型胸腰椎结核并椎旁冷脓肿形成。现患者已住院3年,目前除活动后有轻度胸闷不适、轻微咳嗽、少量咯痰外,无咯血、胸痛等。精神、食欲、睡眠均可,体温正常,右中下肺固定部位湿性啰音,血沉正常;痰菌持续两年多阴性。胸片右肺病灶相对稳定、左肺代偿性气肿。2009年3月CT显示胸腰椎结核破坏灶边缘进一步硬化,边界清晰,椎旁冷脓肿明显吸收好转。诊断为耐多药肺结核并肺纤维化,脊柱结核并椎旁冷脓肿形成。
2 讨论
耐多药结核病是指由体外至少耐异烟肼及利福平的结核分支杆菌菌株感染引起的结核病。1997年9月,我国全国耐多药结核病会议提出的含义是对五种主要抗结核药中,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耐药的结核病。本例曾在2003年经痰培养及结核杆菌耐药试验即显示出对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卡那霉素、结核清、氧氟沙星、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高度耐药或部分耐药,并于近年相继出现脊柱结核及多发性脓肿等病变。据 文献 报道[1],胸椎结核在脊柱结核中发生率高达39.06%左右,胸椎结核病变 发展 阶段具有三大特征:明显的后突畸形,广泛的椎前(旁)脓肿(87.5%~98.5%),脊髓受累并发截瘫率高。下位胸椎及胸腰椎结核脓肿可在腰上三角区(Grynfelt三角)和腰三角区(Petit三角)突出体表,亦可沿腰大肌流注髂窝,下降到大腿部。脊柱结核的 治疗 主要是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局部治疗。病变活动期多采用局部制动,稳定时可适当动静结合。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全身治疗及局部制动或脓肿穿刺抽脓后,病变逐步稳定(静止),无死骨形成,无脊髓及神经压迫症时。脊柱融合术与病灶清除术是治疗该病最主要的手段,能缩短疗程,彻底清除病灶,减少复发。但由于本例对抗痨药物多重耐药,病灶范围较为广泛,手术治疗难度大,且无明显脊髓和神经压迫症状故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案。
本例在服用结核药的同时长期服用我院研制的复方抗痨丸。复方抗痨丸是由冬瓜子、生黄芪、鱼腥草、百合、全瓜蒌、桑皮、牡蛎、黄精、北沙参、夏枯草、玄参、白及、龟版、浙贝母、熟地、百部、玉竹、阿胶、麦冬、三七、桔梗等30味药物组成,具有益气养阴、清热化痰止咳、养阴清热,又能润肺止咳、化痰平喘,也能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作用。据临床观察该药既能有效减轻结核中毒症状,又能抑制结核病菌,在稳定病情、减轻症状、促进脓肿吸收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耐药结核病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