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宪法学为何需要方---的自觉-.doc
宪法学为何需要方***的自觉?
摘要:宪法学论是学科独立、实践需求及宪法学任务的内在构成,须与学等学科相分离,还原其法学品性。宪法学方法是一种法学方法,重点在于以宪法关系宪法事实。宪法学方法与宪法方法并无实质区别,分别侧重学术与司法实践,具体包括形而上学的宪法方法、分析方法、方法、比较方法和解释学方法。 关 键 词:宪法学,方*** 一、引言 随着宪法学逐渐成为法学研究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面对着大量非宪法学专业人士日益参与到宪法学研究队伍中来这一明显事实,宪法学研究者亦喜亦忧,悲喜交集。喜的是,宪法学研究终于可以一改往日“门庭冷落鞍马稀”的境况,这么多人加盟或可增强研究气力,壮大研究队伍,繁荣宪法学学术;悲的是,宪法学学科的“学术门槛”竟然如此之低,以至于无法将长期从事这一研究的人士与初进者区别开来;忧的是,长此以往,宪法学究竟是否能随着我国宪法政治实践而逐步成长起来?何时宪法学才能成为一门精致的学问,具备独立的学术地位和品性而赢得人们的尊重呢?宪法学研究者因之感受到强烈的困惑与学科危机意识,随之一系列纷至沓来。 首先产生的困惑是为什么不管原来是从事历史、政治学,还是、学等学科的研究人士都能涉足宪法学?其次是宪法学的专业性何在?再次假如一门学科不具备基本的专业品性其何以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等。即使宪法依然仅被视为普通立法的指导,实践中的宪法尚没有获得一般司法实施意义上的“法”的地位,也须对学术研究意义上宪法学长期依靠政治学这一事实作出一个深刻的省察。 二、阔别政治学 方***自觉并非纯粹出于张扬学术个性的需要,而毋宁说是宪法政治实践和宪法学学科任务的需求。,从学术角度而言,一门学科的成熟程度取决于其方法。俄罗斯电影大师安德列·塔克夫斯基说道:“一种艺术的发展不过是它逐渐阔别其他艺术形式的过程。”[1]这一判定同样适用于对某一学科特征的描述;判定一门学科是否具备独立属性,是否成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有具有相对独立的本质特征,而学科的本质特征或者将某一学科与另外一个学科区别开来的除了其特定的研究对象之外,就是它的方法了。英国学者布赖斯也说道:“鉴于每一门所谓道德、科学或政治科学之本质特征是它的方法,而正是通过拥有某种方法,其作为一门科学的主张才必须得到检验。”[2]设若宪法学想要在我国成为一门具备独立地位的成熟学科,就必须注重宪法学方***,以使其与相近的学科区别开来。对于宪法学而言,这一相近的学科主要是指政治学;而具备宪法学独立属性的方法则必须是一种法学方法。 将宪法学方法与政治学区别开来,并使其回到法学家族中来这一学术志愿不独作为当今我国宪法学研究者的一种学术自觉,历史地看,其一直作为一个议题之一而在宪法学科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曾一度困扰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宪法学家。这是由于,在学科发展史上,宪法学是从国家学与政治学中逐渐脱离并发展起来的这一事实,使宪法学与其母体——国家学和政治学始终有着密切联系的同时,其研究方法也长期依靠于国家学和政治学。昔日德国国法学大师拉班德就曾坚持要将宪法学恢复为法学的研究方法,其着眼之处之一就在于必须把宪法与政治学分离,并说道,“关于论政治上之得失,论述政治上之事实,专回于政治学的任务;而宪法学则离开此等的政治论,专从事于用法律眼光观察现在的制度。”[3]无独占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这一话题又重新被日本宪法学家美浓部达吉提起。这说明,最少在这两个国家,宪法学方法题目都曾是被研究者感觉到需要的一个题目。但是,在一个国家已经被解决的题目并不意味着在另一个国家也已得到解决,时至本日,在时空跨度与彼时彼地的德、日两国俱为远远相隔的,宪法学研究方法又被重新提起,[4]实非偶然。 说到底,学术发展是为了因应实践的需求。倘若没有在上回应实践中题目解决之需要,也许,方法题目就不会成为一种学术自觉,也不会显得那么迫切。观察德日两国对这一题目的关注,除却两国俱为大陆法系国家,注重学术研究方法之外,其决定因素尚不单纯是出于学术研究的需要,毋宁在于宪法的实践中。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宪法这一社会政治现象的确比一般的政治事实晚很多,自然,研究这一现象的宪法学也就晚于政治学,方法题目的提出相应地也要晚很多了。特别是德国和日本都曾经历一个如何实施宪法的题目,作为一门学科的宪法学对方法的需求也开始成为一个题目而被关注。在论及二战以后德国法律工作方法危机这一题目时,德国法家魏德士就以为,“宪法更迭是法学家研究方法的动力。”[5]这是由于,二战之后《基本法》时期的德国政府必须面对旧宪政的法律,而这些法律通常受到截然不同的事实状态,尤其是各种经常对立的政治与社会世界观的。由于两个宪政时期的法律所服务的宪法政策目的有很大不同,实施这些法律必须借助新的方***,否则其就只能或者纠缠于法律实证主义巢臼的“恶法亦法”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