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1同步课件:飞向太空的航船(共37张PPT)
古有嫦娥奔月,后有万户上天,几千年来,人们一直编织着飞天梦想。经过一代代航天人的不懈努力,“神舟”五号承载着多年的飞天梦想,成功实现了中国走向太空的第一步。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杨利伟,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哲思品悟;石头说:“我不怕吃苦。”于是石头拼命地汲取天地灵气、自然精华,承接雨露惠泽,拼命生长。
不知经过了多少年,受了多少风雨的洗礼,石头终于长成了一座大山。于是,庄子招来大鹏以翅膀击山,一时间天摇地动。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后,山炸开了,无数石头飞向天空。在飞的一刹那,石头会心地笑了,它终于体会到了飞翔的快乐。但是不久它就从空中摔下来,变成当初的模样落在了原来的地方。
庄子问它:“你后悔吗?”
“不,我不后悔,我长成过一座山,而且我飞翔过!”石头说。;佳句咀华;一、作者视窗;二、写作背景;三、基础梳理;(2)多音字;2.辨形组词;3.词语积累
识记
(1)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也形容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
(2)拔地而起:形容山峰、建筑物等陡然矗立在地面上。
(3)不同凡响: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不平凡。
(4)一鼓作气:趁劲头大的时候抓紧做,一下子把事情完成。;运用
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是否恰当。(对的打“√”,错的打“×”)
(1)10月28日,分裂分子在北京制造的不同凡响的“金水桥事件”,令国人震惊。( )
答案 “不同凡响”是褒义词,不能用于贬义语境中。
(2)在改革的浪潮中,我们胆子要大、步子要稳、一鼓作气,以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姿态,汇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 );4.近义词辨析
(1)树立·竖立
树立: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
竖立:物体垂直,一端向上,一端接触地面或埋在地里。(多用于具体事物)
①市场发展推动了中国画的繁荣和发展,中国画家应该________精品意识,进行艺术、学术和市场相结合的尝试。
②在灞河西路,每百米还________着一块“严禁游泳”的爱心提示牌。;(2)震动·振动
震动:颤动,物体受外力影响迅速剧烈地颤动。多指一些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既指一般物体的颤动,也可用于人心的激动。
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做往复运动,摆的运动就是振动。通常只用于“摆”或“电流”,不能用于人。
①经过老师的讲解,我们才懂得了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产生的。
②突然一个响雷当头打下,似乎那房间都有点________。;一、文本助读;二、小组合作;答案 ;1992年9月21日;2.本文是按照什么手法来记叙的?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本文采用倒叙手法写出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回顾了中国飞向太空的历程,最后落笔到“神舟”五号的研制、发射上,首尾照应,重点突出。;3.本文描述的是中国飞向太空的航程,而第5段却写了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一事,有什么作用?
答案 (1)这样写就把中国飞向太空的航程放到了世界航天历程的大背景中,正是“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怎能“落伍”?
(2)在对比烘托中也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三、师生探究;2.本文的导语包含哪些内容?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各有什么好处?
答案 内容:点明了“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时间是2003年10月15日,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结果是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写法:本文的导语用了描述式和评论式两种写作方式。
(1)描述式:写发射的环境是“朝阳辉映”,发射架是“耸入云天的”,“神舟”五号是“乳白色的”;而写到杨利伟则是“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发射时,“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这些都是细致的描绘,把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升入太空时的情景精雕细刻地描写出来,给人以形象化的立体感和近距离接触的现场感。这就是描述式导语的写法。
(2)评论式:作者对“飞天”壮举加以评论,对其意义做了阐释:“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这表露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倾向、观点,也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这件大事的倾向、观点。
这样,文章一开始的导语就把读者引到了这样一个宏大而激动的场景中,同时,又对这次发射的意义做了评论,既把最重要的东西用不多的文字告诉了读者,又写得生动感人,收到了很好的新闻效果。;3.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却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
答案 本文虽然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