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版学案】2015-2016学年高中地理 2.1荒漠化的防治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eq \a\vs4\al(一、荒漠化)
?自主学习(教材P16)
1.概念: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实质是一种土地退化。
2.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3.现状。
(1)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2)中国: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西北地区最为突出。
?合作探究
荒漠化只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吗?
答案:不是,在一些湿润半湿润地区也会出现荒漠化现象。
?同步辅导
[要点归纳]
1.荒漠化的含义
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
2.荒漠化的类型
荒漠化按照其成因、分布地区和特点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1)土地沙漠化:指单纯风力作用下的沙质荒漠化,主要指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人类活动和干旱的影响,导致原有非沙土地逐渐演化成类似荒漠化景观的过程,如科尔沁沙地。
(2)石质荒漠化:在我国亚热带湿润区域的石质山地,由于山体坡地被开垦或植被遭受严重破坏,坡地的水土物质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发生水土流失,导致土地形状全面改变,最终形成裸岩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形成类似于荒漠的景观。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地区表现尤为明显。
(3)次生盐渍化: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或不合理的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分集聚所形成的现象。土地次生盐渍化多发生在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
[难点解惑]
荒漠与荒漠化的区别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荒漠是指干燥、降水较少、蒸发强烈、植被贫乏,以及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的一种自然景观类型,包括戈壁、沙漠和沙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现象,并且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且也发生在一些半湿润地区。
?同步检测
2014年6月17日是第2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2014年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的致辞中指出,气候变化造成或加剧的土地退化,不仅威胁到生计,也威胁到和平与稳定。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关于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D)
A.荒漠化是荒漠在原来基础上不断扩大的过程
B.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对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C.荒漠化就是荒漠
D.荒漠化的标志是土地生产力的下降
解析:荒漠与荒漠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荒漠是指干燥、降水较少、蒸发强烈、植被贫乏,以及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的一种自然景观类型,包括戈壁、沙漠和沙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现象,并且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而是很多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并最终连在一起,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且也发生在一些半湿润地区。气候因素是荒漠化的必要条件,而人为因素对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
2.下列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正确的是(C)
A.江南丘陵——次生盐渍化
B.西南喀斯特地区——红漠化
C.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D.黄淮海地区——石漠化
解析:我国荒漠化问题与所对应的地区是:江南丘陵——红漠化,黄淮海地区——次生盐渍化,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西北干旱地区——沙漠化。
eq \a\vs4\al(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自主学习(教材P16~P17)
1.西北地区概况。
(1)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即位于非季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2)地形:东部为高原;西部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
(3)气候:干旱,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2.西北地区的区域差异。
(1)植被景观:图中①为温带草原,②为荒漠草原,③为荒漠。
(2)年降水量:图中A为400,B为200,C为50。
(3)本区自东向西随距海里程的增加而降水递减,干旱程度增加,土地的自然产出和载畜量也随之减少。
3.脆弱的生态环境。
答案:干旱 贫乏 稀少 河流 土壤 风力作用 沙质
?合作探究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形成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原因多样,干旱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结合教材P16图2.1“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完成1~2题。
1.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形成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西北地区身居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
2.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对荒漠化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西北干旱地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聚焦中考】2016年中考生物:专题6-动物的类群、运动和行为ppt习题课件.ppt
- 端午节+北京晨报慢跑活动.ppt
- 【聚焦中考】2016年中考生物:第17讲-动物的主要类群ppt习题课件.ppt
- 第01章 AutoCAD 2016制图基础.ppt
- 【红对勾】2017届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9章-电磁感应 9-1.ppt
- 【聚焦中考】2016年中考生物:第19讲-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ppt习题课件.ppt
- 第12章投资组合机会和选择.pptx
- 【聚焦中考】2016年中考生物:第1讲-认识生物ppt习题课件.ppt
- 【聚焦中考】2016年中考生物:第21讲-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ppt习题课件.ppt
- 【红对勾】2017届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复习配套课件:第8章-磁场 8-2.ppt
- 第12课_大一统的汉朝精品课件.ppt
- 第10章第3节 金属的冶炼与防护.ppt
- 【金版学案】2016-2017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 章末过关检测卷(三) Word版含解析.doc
- 第11章气、湿、色敏传感器.ppt
- 【金版学案】2016-2017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 章末过关检测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
- 第12课_美国的诞生(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_ppt.ppt
- 第12章法兰容器零部件2014-6-11.ppt
- 【金版学案】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8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doc
- 第11章 同步.ppt
- 第11讲 HTML5的多媒体.ppt
最近下载
- 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课件.pptx VIP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舞蹈学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pptx
- 2024中国网球市场和网球人群洞察报告.pdf VIP
- PMC部经理任命书.docx VIP
- (高清版)B-T 4798.3-2023 环境条件分类 环境参数组分类及其严酷程度分级 第3部分:有气候防护场所固定使用.pdf VIP
- 矿物绝缘电缆.pptx VIP
- 2025年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GB 19577-2024 热泵和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docx VIP
- CCAA认证通用基础合格评定[98].pdf VIP
- 《网店运营与管理》电子商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