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病毒性虾病
一、概述
病毒性疾病是当前养殖对虾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对全球养虾业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二、常见的病毒性虾病及其病原
1. 对虾杆状病毒病(BP病)
1) 病原:对虾杆状病毒(Baculovirus penaei, BP)
属于ds DNA病毒,病毒粒子大小55-75×300nm,具被膜,具三角锥形包涵体.
病毒及其包涵体位于肝胰脏及中肠上皮细胞内,在生殖细胞中无 (说明什么?)。
2)症状和病理变化:病虾无特殊症状,其活性降低,摄食和生长下降,自净行为减少,体表和鳃部常有生物附着,肝胰腺肿大,EM下可找到病毒粒子。
3)诊断方法:LM下可在肝胰腺等部位发现三角形包涵体,EM诊断。
4)感染对象:凡纳对虾、墨吉对虾、桃红对虾、褐对虾等;2.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MBV病)
1) 病原:斑节对虾杆状病毒 (Penaeus mondon-type baculovirus, MBV )
属于ds DNA病毒,大小75×325nm,具被膜,具嗜酸性圆形包涵体
病毒及其包涵体位于肝胰脏的腺管及中肠上皮细胞内。
2)症状和病理变化:外部症状与BP病类似,LM下有嗜酸性圆形包涵体。
3)诊断方法:LM下检测嗜酸性圆形包涵体或EM下检测病毒粒子
4)感染对象:斑节对虾、墨吉对虾和短沟对虾等
3. 中肠腺坏死病毒病(BMNV病,BMN病)
1) 病原:中肠腺坏死病毒 (baculoviral midgut gland necrosis virus, BMNV)
属于ds DNA病毒,大小70×300nm,具双层被膜,不形成包涵体。
病毒粒子位于肝胰脏及中肠上皮细胞内。
2) 症状和病理变化:感染严重的个体肝胰脏出现白浊症状。对虾苗和幼虾危害严重,感染病毒的细胞的细胞核肥大。
3) 诊断方法:LM细胞核肥大,EM下检测病毒粒子。
4) 感染对象:斑节对虾、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等;4. 白斑杆状病毒病(WSSV病)
1) 病原:白斑综合症杆状病毒 (White spot syndrome baculovirus, WSSV )
属于ds DNA病毒,大小150×450nm,有被膜,无包涵体
病毒粒子位于鳃、肝胰腺膜和肠道等组织的细胞内。
2)症状和病理变化:发病初期虾体变软,离群、靠边或缓游于水面,此后出现空肠胃、身体发红、肝胰脏甚至肠道变红、肝胰腺肿大等症状;头胸甲及腹节甲壳易剥离(不连真皮),甲壳内侧有无法刮除的白斑。
3)诊断方法:依头胸甲上无法刮除的白斑可确诊。
4)感染对象:虾类、蟹类和桡足类等几乎所有甲壳类,甚至包括滕壶。
5)传播方式:纵向传播:
横向传播:
6)危害情况:对全球虾类养殖造成了毁灭性危害。;5. 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病(IHHNV病)
1) 病原:传染性皮下及造血组织坏死病毒 (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IHHNV )
属于ss DNA病毒,病毒粒子为正二十面体,直径20nm,无被膜,有包涵体。
病毒位于鳃、前中肠、神经、造血组织、生殖腺、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中。
2)症状和病理变化:病虾池边散游,甲壳发白或有浅黄色斑点,肌肉白浊等。
3)诊断方法:LM下检查包涵体,或电镜下检测病毒粒子
4)感染对象:斑节对虾、凡纳对虾、墨吉对虾和短沟对虾等
6. 肝胰腺细小病毒病(HPV病)
1) 病原:肝胰腺细小病毒(Hepatopancreas parvovirus, HPV)
属于ss DNA病毒,病毒粒子呈正二十面体,直径22-24nm,无被膜,有包涵体。
病毒粒子位于肝胰腺管上皮细胞内。
2) 症状和病理变化:壳变软,肝胰腺萎缩坏死,上皮细胞核肥大,内有嗜碱性包涵体。
3) 诊断方法:LM下检查包涵体,EM下检查病毒粒子。
4) 感染对象: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墨吉对虾和短沟对虾等;7. 呼肠孤病毒病(REO病)
1) 病原:呼肠孤病毒 (Reovirus, REO )
属于ds RNA病毒,病毒粒子为正二十面体,直径50-70nm,无被膜,有包涵体。
2)症状和病理变化:病虾的肝胰腺萎缩和坏死,包涵体嗜酸性。
3)诊断方法: LM下检查包涵体,EM下检查病毒粒子
4)感染对象:日本对虾等
8. 黄头杆状病毒病(YHV病)
1) 病原:黄头病毒(Yellow head virus, YHV)
属于ds RNA病毒,病毒杆状,50-60×150-200nm,无被膜,无包涵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