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窗口指导是指中央用于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规定商业银行的贷款重点投向和贷款变动数量等。 2.窗口指导 中央银行利用各种机会向全国各界特别是金融界说明其金融政策的内容及意义,求得各方面对理解和支持,从而使金融活动按照中央银行预期的方向发展。 3.金融宣传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四、加入WTO对中国货币政策的部分影响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一)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M?→?r?→I?→E?→Y 式中:M表示货币供给量;r表示利率;I表示投资额;E表示总支出;Y表示总收入。 凯恩斯学派主张传导过程中的主要机制或主要环节是利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或调整首先影响到利率的升降,然后才能使投资及总支出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总收入的变化。 (二)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并不起重要作用,而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具有真效果。 他们认为:增加货币供应量在开始时会降低利率,但不久会因货币收入增加和物价上涨使名义利率上升,而实际利率可能回到并稳定在原先的水平上,因此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不是通过利率间接地影响投资和收入,而是通过货币实际余额的变动直接影响支出和收入。 它用符号表示为: M→E→Y 式中,M表示货币供给量;E表示总支出;Y表示总收入。 二、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1.从中央银行到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2.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和个人的投资与消费 3.从企业、个人的投资、消费到产量、物价和就业的变动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 从理论上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四种配合模式:紧缩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的配合(双紧);宽松的财政政策与紧缩的货币政策的配合(松财政紧信贷);宽松的货币政策与紧的财政政策的配合(松信贷紧财政);宽松的财政政策与宽松的货币政策配合(双松)。 四、加入WTO对中国货币政策的部分影响 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主要内容在银行业方面大致包括加入WTO后2年内将允许外资银行对国内企业开办人民币业务;5年内将允许外资银行开办人民币零售业务等。这对中国的货币政策将造成以下影响。 1.将减弱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有效性 2.将减弱利率管制、窗口指导等政策性较强的工具的有效性 第10章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目标 第一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二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三节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 二、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一、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所采用的调节货币、信用和利率等变量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包括三个方面: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效果。 实施货币政策的主体是中央银行(货币管理当局)。 二、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 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调节货币和信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它要通过较长时间才能实现,基本上与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一致。 中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曾经有四个目标作为不同时期的最终目标。 1.稳定物价 2.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一)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作用 中介目标的作用:表明货币政策实施的进度;为中央银行提供追踪指标;便于中央银行随时调整政策。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1.相关性 2.可控性 3.可观测性 (三)中介目标的指标 1.利率 (1)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理由 ①利率与经济活动密切相关;②利率的变动能够反映货币与信贷的供求状况;③利率是把货供应量的变动传导到生产和投资领域的重要渠道;④利率水平可以由中央银行加以控制。 (2)利率作为中介目标的缺陷 利率容易受非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政策效果和非政策效果混合在一起,使中央银行难以准确判断。(因为利率即既受货币供给影响也受货币需求影响,中央银行只能直接影响货币供给。 (1)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理由 ①与经济活动高度相关; ②便于观测; ③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性很强。 2.货币供应量 (2)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目标的缺陷 货币供应量业也受非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如考虑到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能力问题,公众持有现金的数量对货币供应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内务整理班会.pptx VIP
-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ppt VIP
- 长沙理工大学继电保护课程设计—水电站35kV线路电流保护设计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计算工程设计.doc
- 1998—2019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详细解答(历年真题).pdf VIP
- 2025年新高考英语复习 听力满分策略+真题练习(学生版+解析版)含听力音频 .docx VIP
- DZT0316—2018-砂石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pdf VIP
- T∕BECC 002-2024 智算中心技术要求和评估方法.pdf
- 自我管理(中职通用职业素质课程)全套教学课件(220页).pptx VIP
- 医护人员岗位能力提升策略.pptx VIP
- 智能加工技术:课程标准解读与学习指南.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