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荷塘月色》教案
教学目标:
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感。
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
熟读课文,背诵4、5、6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赏析4、5、6三段,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以及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难点:理解作者“心里颇不宁静”的心情,以及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
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荷塘月色
风吹麦浪演唱:李健,孙俪荷花无数的骚人墨客为之陶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回忆以前学过有关朱自清的篇目《春》、《背影》等篇目。
写作背景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此时,正值“四·一二”运动蒋介石背叛革命之时。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整体感知
1、阅读文章时,思考几个问题
(1)文章主旨是什么
《荷塘月色》是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2)作者描写了清华园荷塘的哪些景物,景物的特点,并找出文中描写心理感受的句子,说说作者的情绪随着景物的转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小煤屑路——幽僻,寂静
荷塘四周的树木——阴森森
荷叶——繁密,出水高,亭亭玉立
荷花——姿态各异,尽显秀色
荷香——随风飘动,不绝如缕
荷叶的波动——疾如闪电
月光——清幽,如流水
青雾——薄如轻纱
云天——淡淡的
树影——奇形异状,如花如月
树缝灯光——没精打采
蛙叫蝉鸣-最为热闹
总之,写出了荷塘四周和荷塘当中的各种景物,其中一些荷塘中的景物为主,写出了月下荷塘的清幽、朦胧、恬静之美
作者的感情发展线索“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人”——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首先从作者散步地点的转换入手理清线索。
(淡淡的愁) (淡淡的喜) (淡淡的愁)
家————小路————荷塘————家
(不宁静) (求静) (得静) (出静)
为什么不宁静、愁?(背景)
因什么得静、喜?(荷塘月色)
为什么又愁?(江南采莲——思乡)
分析1、2、3自然段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文眼)
第二自然段的对比手法:路得幽僻与作者的心情
由“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两句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开始由愁到喜渐渐转变了。
第4自然段:月下荷塘
1、作者在这段写了哪些景色,是怎样描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顺序:由远到近,自上而下
荷叶:舞女的裙
荷花:明珠、星星、美人
荷香:渺茫的歌声
荷波:凝碧的波痕
流水:脉脉
分析修辞手法
各比喻、拟人句的相似点?
通感:又叫“移觉”,是把人们的各种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
分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从感觉入手)
“缕缕清香”与“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有何相似?
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
例子:
(1)诗人艾青曾在写诗这样描绘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你的耳朵在侦察,你的眼睛在倾听……”(听觉与视觉的转化)
(2)她唱得歌真甜!(听觉与味觉)
(3)她笑得很甜!(视觉与味觉)
小结:修辞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第二课时:
第5自然段:荷塘上的月色
1、正面描写:月光如水、薄雾似沙、花叶若梦
侧面烘托:黑影斑驳、杨柳如画、光影似曲
2、分析动词使用的精确
泻(照、淌) 浮(升、) 洗(浸) 笼(罩)
换成括号里的好不好?(选其中两个进行分析)
“泻”字扣紧了“月光如流水一般”这个比喻,范围广,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写出了月辉照耀、一泻无余的景象,显得生动活泼。再加止“静静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登上地球之巅》表格式教案.doc
- 《白鹿原》中田小娥形象分析.doc
- 《皇帝的新装》学案答案.doc
- 《看电影》杂志广告内容分析.doc
- 《知法懂法才能不犯法》主题班会.doc
- 《短文两篇(日月)》表格式教案.doc
- 《短歌行》公开课教案.doc
- 《磁生电的探索》教案.doc
- 《社会学概论》复习资料.doc
- 《社会调查研究》答案2.doc
-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docx
- 公用事业-公用环保202507第2期:零碳园区建设推进,2025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发布-国信证券[黄秀杰,郑汉林,刘汉轩,崔佳诚]-20250714【29页】.docx
- 房地产市场报告 -2025年二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市场回顾与展望.docx
- 焊接热输入对高速列车转向架耐候钢焊缝金属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腐蚀行为的影响.docx
- 国际宏观-#海外经济:《大美丽法案》:内容、影响与策略启示-东吴证券[芦哲,张佳炜,韦祎,王茁]-20250714【15页】.docx
- 公用事业-公用事业及环保产业行业研究:参考海外经验,英国容量市场规则是如何设计的?-国金证券[李蓉,唐执敬,张君昊]-20250713【17页】.docx
- 宏观策略-红利研究(1):为什么是银行?终点又在何处-中邮证券[黄子崟]-20250714【14页】.docx
- 房地产-房地产行业研究:政策预期持续发酵,地产RWA趋势渐起-国金证券[池天惠]-20250713【19页】.docx
- 钢铁-“反内卷”持续发酵,钢价偏强运行-民生证券[邱祖学,范钧]-20250713【20页】.docx
- 宏观研究-人民币汇率专题深度研究:从定价模式和资本流动看人民币-东海证券[刘思佳]-20250710【16页】.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