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读原生态十想
重读《原生态》十想
魏 峰
重读《原生态》随想之一:完整的教育
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将被教育者纳入了权威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以教材文本为核心,通过标准化、规范化的传播方式和考试测量模式划分等级,批量培养可量化的适应现代生活的人才。受教育者的感觉、经验、体验和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复杂性被过滤,忽视了知识的表现形态与生活融为一体才能称之为重要性。这我想起现代化的工厂流水线,每个零件安放的位置是统一的,稍有不慎,即为次品和废品。现实生活中,好多人士成功,在教育者来看,以前就是次品。为什么它们不合格品还要优秀呢?生活培养了他们,将他们放置于社会中,他们会用自己的一点长处为基础,慢慢体验成功,滋生信心。所以,基于生活的教育才是合格的教育,基于生活的无形与有形教育相加才是完整的教育,培养有个性的人才是成功的教育。
重读《原生态》随想之二:地道
原生态的学习是一种熏陶和亲润的过程,讲究的是自然而然。我想起了“地道”这个词,是纯正的意思。母语的学习是最简单的原生态学习,就像我们看惯了东北题材的电视,都可以说出两句东北话一样,我们感觉挺是那么回事,但听听东北来的客人说的那腔调,才是地地道道的东北味。生于斯,长于斯,耳闻目染,讲究的就是一种渗透。孩子对世界的认识也是靠我们一点点渗透-----小细节,大生活。
重读《原生态》随想之三:教的痕迹
校外教育没有或者说很少有教与学的痕迹,这是一种深入骨髓和血液的对知识的理解。这种自小对孩子的影响是在不知不觉中无意识进行的,这种影响可以直接进入人格深层。这里没有明确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却能产生专门课程教育所无法获得的及其深刻的影响”,“一个人的情趣、意志、直觉等方面都不知不觉地得到刺激与生长,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综合全面的影响,甚至奠定我们最基本的行为模式。行动风格和人格清醒。”想起了前段时间看到电视剧《小姨多鹤》,剧中的女主人公是个日本女孩,被中国家庭救起抚养,成了中国人,很多年以后,仍然有人发现她走路的姿势和其他人不一样,这种小碎步的步态的模式就是她自小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熏陶的结果,这是一种精神烙印,无法泯灭与打磨。我们对孩子的影响也未必建立在教育与研究之上,在自然的态度下进行,出乎于“原始”,这种影响可能就像小碎步一样影响孩子一生。
儿子的一道数学题不会做,抓耳挠腮,不得结果。是让画两个圆,只有一个对称轴。我看了看,做出来,自诩:“我怎么这么厉害,干脆以后改行教数学去吧,专门教这道题。”儿子说:“老爸,你真厉害,你就像郭德纲的相声说的那样,王文林只会做王八汤,卖了12年,还是那只王八。”
和谐的关系建立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父子关系不能像奴隶主和奴隶一样,让孩子言听计从,幽默的氛围交流起来更轻松容易。
2010-5-28
重读《原生态》随想之四:心与艺术的距离
高凤莲,陕西民间剪纸艺人。她曾这样说过一句话,“教出来的东西是死的,悟出来的东西是活的。”质朴的话包涵至深的美学教育哲理。在艺术的传承上,精神和悟性远远超过技巧本身。技巧可以反复训练获得,精神层面的提高却要慢慢领悟,不是一日之功。小的时候常在树下苇席上躺着,看老一辈的奶奶们纳鞋底,亲戚家有了小孩,就要做个虎头鞋,撕张旧杂志(印象中,厚厚的《红旗》杂志是最好的剪纸作品集)剪个形,用面糊贴在布上,穿针走线绣出各式各样花鸟鱼虫。一张苇席上坐几个婆婆媳妇,几张苇席间断铺就,东家长,西家短,俨然为村里的舆论中心,好多是是非非都从这里酝酿或消除。孩子是欢快的,摆弄针线筐里的剪刀、杂志、布头,或招来嗔怪。杂志里有各种鞋样和绣花纸样,有的还是村里的剪纸高手剪的。印象中厚厚的《红旗》杂志是最好的剪纸作品集。偷偷拿出剪刀摆弄,乱剪一气,纸随剪刀游走,不清楚是什么形状,但是刀剪味的东西在记忆里留下烙印。在这种环境下对民间艺术的感悟是刻骨铭心的,也是不自觉的。长辈从来没有也不会刻意让孩子学会什么,在看、摸、试的过程中,艺术的感悟力增强,只是谁也没把这个过程认识为教育的过程。与之现代的课堂美术教学相比,缺少了教学目的和花花绿绿繁杂也作用很少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民间美术的传承离开了那种环境总是要变味道的,就像山野间的花束,移植到高楼里的阳台上,就不能称之为山花一样。尽管我们的美术教学更加重视对民间美术营养的吸取,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的作品越来越都市化、现代化和程式化,不是学生的技艺变差,是他们与艺术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抑或我们太留恋过去?如果是我们留恋过去,那说明那种艺术传承已经进入我们的人格深层。
2010-5-31上午
重读《原生态》随想之五:别把脏水和孩子一起泼掉
小区门面房有一间扎纸店,主要经营丧葬用的花圈纸马一类的东西。每天上班时我都路经小店,店主两口子天天用芦苇扎纸马和纸轿,多年不变,估计技艺也是祖传。扎纸工艺留传已久,可以上升到嗓子文化的高度研究。最难的是扎纸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实施指南《GB21345 - 2024黄磷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实施指南.pptx VIP
- 吉林省德惠市第三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地理试题.docx VIP
- 气流干燥器设计说明书.doc VIP
- 《电子商务基础》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桶装水项目质量管理方案.docx VIP
- 地震数据采集设备的收放方法、集运箱和车辆.pdf VIP
- 压力管道壁厚及开孔补强计算.xls VIP
- 四五级拼音版 (20220824修订).pdf VIP
- 幼儿园区域留痕培训.pptx VIP
- 2025年贵州省高职(专科)分类招生中职生文化综合考试试卷(英语试题)676.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