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写景作文:运河风情.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写景作文:运河风情   写景作文:运河风情   游无锡,一定要游古运河。现在正是春日,是游古运河的好季节。   千里京杭大运河,无锡是唯一一座运河穿城而过的城市。站在惠泉山远望,运河像一条白练般自天而降,那般轻柔、那般飘逸,就那样温情的把城市分成了两半。   无锡是一座因水而兴,傍水而建的古城。世人皆知,大运河是隋朝风流淫逸的隋炀帝为下江南看琼花的杰作,却不知大运河的始作俑者却是3100年前的吴泰伯。商朝末年,周太王长子泰伯从陕西千里奔吴,在无锡梅里建立了一个勾吴国。眼见湖水漫漫,沼泽密布,人栖树上,无路可行,就率领了他的族人和当地先民,用简陋的工具开凿了一条运河,后人称为泰伯渎。公元前486年,吴国末代君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与诸侯争霸,疏浚沟通了包括他始祖开凿的泰伯渎在内的、自姑苏平门至广陵的水道,成为今天京杭大运河江南段最早的一段雏形。夫差贯通吴古故水道后,无锡先民为了饮水、用水、交通的便利,就在运河两岸定居下来,逐渐形成村落,发展成市镇,建立了县城,成了运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先有运河,后有城市,运河是无锡的母亲河。年轻时,我曾临河而居,夏日在河中洗澡游泳,秋日在柳荫下垂钓,日子过得闲适、惬意。   游无锡古运河,要从河中心的小岛黄埠墩开始,方得游河之妙。头天晚上,夜泊墩上。翌日凌晨,东方的启明星渐渐隐去,晓风残月,杨柳拂面。这时,雇一叶轻舟,迎着旭日起航,两岸的桃花、茶花、迎春花和白雪般的樱花在晨露中,渐次亮起来,她们摇曳枝叶,舒展花瓣,微笑着欢迎你的到来。   离开黄埠墩半里水路,回望墩上翠楼月轩,在旭日照耀下,金碧辉煌。泊在河中的大船小舟开始蠕动,渔船上,不时冒起缕缕炊烟。面积220平方米的黄埠墩,不是一般的河中小岛,传说它“洪水不沉没,水枯不见底”,是神龟化身,深得古运河之灵气。在墩前,你似乎能听到当年吴王夫差伐齐时的咚咚战鼓,在墩后你仿佛听得到春申君率众人疏浚河道时的劳动号子。你看,河中流驶来两艘龙凤楼船,船中,笙歌悠扬,芦笛嘹亮,可以想见当年康熙、乾隆下江南的余韵。元至元十六年,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军羁押北上路过无锡,在黄埠墩上过夜,写下了《过无锡》一诗,诗曰:“金山冉冉波涛雨,锡山茫茫草木春。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英雄未死心先碎,父老相从鼻欲辛。夜读程婴存国事,一回惆怅一沾巾。”遥望墩上正气楼,让人肃然起敬。清明时节,常有当地居民上墩,在正气楼前烧香祭拜这位不屈的民族英雄。我们无锡人像对待自己家乡人一样,把他载入了《无锡名人录》   离开黄埠墩向南,水流宽阔,垂柳飘荡处是无锡有名的米码头三里桥。透过晓雾,只见河中粮船云集,岸上米仓棋布。清代中叶,无锡逐渐成为皇家漕粮采办的中心,南来北往的运粮船都汇集无锡的三里桥附近,一时形成米市,现在,三里桥依旧是无锡稻米的集市中心。改革开放初期,我的一位同事下海经商,就在这米市中当了米老板,据说每年进账颇丰。   太阳升起,晓雾消散。河道中金光万道,一片辉煌。随着呜——呜——的船笛声越来越密,河道也渐渐变窄,运河两岸的繁华街市,转换成了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这些前门临街,后窗枕水的或三层或两层的木结构小楼,沐浴在一片金色的霞光里。拉开帘栊,一位红衣少女正临水梳妆,走下层层青石台阶,水码头上,彩裙翠袖的少妇嘴里哼着《茉莉花》开始捶衣汏菜。江南的女子温情婉约、秀丽多情,而无锡姑娘独有一份聪颖的天分。晚唐诗人韦庄在他的《菩萨蛮》里这样描写江南的人和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无锡姑娘大多不胜酒力,但待客的惠泉香茶,一样会使客人沉醉。   无锡的临水民居,是典型的江南小宅,一般有两进,面宽多在一至三间。其布局、造型、装饰,都是随水而建、随水而行的,表现出一种和水一样的灵动。无论是原木雕门,还是木格花窗,都不施彩绘,而是以褐、黑、墨绿等色与粉墙、黛瓦、绿色的竹、柳、水杉相映成趣。在这些临河的木屋上,你会发现房檐上挂着各式各样的鸟笼,各样的鸟儿抖动着羽毛,唱着各自的调子。窗台上,摆放着大小不一、或方或圆的花盆,真称得上色彩各异,花枝招展。临河的居民,他们的房子贴近水面,身性也像水一样淡泊洁净,悠然安详。如果有兴趣,你可以舍舟上岸,仔细的欣赏一番。临河人家会开门迎客,待之以茶。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顺着河道向东弯转,透过柳荫,一座飞檐凌空的宝塔迎面而来。它玲珑精巧、亭亭玉立,这便是当年“南朝四百八十寺”中,最大的一座寺庙——南禅寺中的妙光塔。妙光塔高43米,八面、七层,绝顶复檐,回廊铺地。塔名为宋徽宗所题。我曾在妙光塔下住家十年。听老辈人说,旧时阴雨天,塔尖会发出五颜六色直冲云霄的妙光,故曰妙光塔。近年有科学家论证,说是雷电作怪,大众方才释疑。妙光塔下的南禅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太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