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纳豆激酶活性高的突变菌株产酶条件的研究.pptVIP

高产纳豆激酶活性高的突变菌株产酶条件的研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产纳豆激酶活性高的突变菌株产酶条件的研究

姓名:赵颖 学号指导教师:李文亮 从实验室分离得到的高产纳豆激酶菌株出发,分别采用牛肉膏、蛋白胨、大豆蛋白胨、酵母膏和硫酸铵五种氮源,葡萄糖、木糖、麦芽糖、蔗糖和淀粉五种碳源和不同无机离子组成,考察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和离子组成对纳豆激酶产酶条件的影响。 试验内容 试验方法 纤维蛋白平板法是参照尿激酶(UK)或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测活方法而建立的,其原理是以凝血酶和纤维蛋白原作用制成人工血栓平板,注入纳豆激酶,用溶解面积来表示纳豆激酶的溶纤维活性。 标准曲线的绘制 将1000OU/支的尿激酶用生理盐水稀释为100、200、300、400、500U/mL,每个浓度取10μl点在已制备好的纤维蛋白平板上,每个浓度点三个点,加平皿盖放入37℃恒温箱培养18小时。 (一)氮源对产酶的影响 氮源种类 牛肉膏 蛋白胨 大豆蛋白胨 酵母膏 硫酸铵 NK酶活(U/mL) 467.966 767.929 739.400 358.323 122.279 溶圈面积(mm2) 132.431 230.362 221.048 96.635 19.572 表1 (二)碳源对产酶的影响 碳源种类 葡萄糖 木糖 麦芽糖 蔗糖 淀粉 NK酶活(U/mL) 600.980 581.763 710.430 617.888 532.779 溶圈面积(mm2) 175.857 169.583 211.590 181.377 153.591 表2 表3 因素水平划分表 因素 水平 1 2 3 4 5 6 A:蛋白胨(%) 0.5 1 1.5 2 2.5 3 B:麦芽糖(%) 0.5 1 1.5 2 2.5 3 (三)碳氮浓度及比例对产酶 的影响   B 麦芽糖 A B1 B2 B3 B4 B5 B6 蛋白胨 0.5 1 1.5 2 2.5 3 A1 0.5 306.029 328.592 418.985 450.536 410.718 360.520 A2 1 338.713 383.136 487.531 432.703 416.270 405.124 A3 1.5 370.980 491.942 528.021 561.744 495.037 435.493 A4 2 379.133 421.159 495.129 442.962 466.631 430.352 A5 2.5 418.172 384.836 430.648 439.986 386.635 363.431 A6 3 373.220 369.871 428.577 419.673 393.287 375.209 表4 不同碳源、氮源浓度及碳氮比对产酶的影响 表5 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 偏差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值 α=0.05的显著性临界值 A 40358.91185 5 8071.78237 9.754782 3.86 B 46501.288 5 9300.2576 11.2394 3.86 误差 20686.73105 25 827.469242 总和 107546.9309 35 18199.5092 氮源 均值 5%显著水平 1%显著水平 A3 480.5362 a A A4 439.2277 b B A2 410.5795 bc BC A5 403.9513 bc BC A6 393.3062 c BC A1 379.23 cd C 表6 A因素各水平间差异显著性SSR检验 氮源 均值 5%显著水平 1%显著水平 B3 464.8152 a A B4 457.934 a A B5 428.0963 ab AB B2 396.5893 bc BC B6 395.0215 bc BC B1 364.3745 c C 表7 B因素各水平间差异显著性SSR检验 氮源的最佳水平:A3 即1.5%蛋白胨 碳源的最佳水平:B3 即1.5%麦芽糖 (四)无机离子对产酶的影响   因素 水平 A B C D   MgSO4(%) CaCl2(%) Na2HPO4(%)/NaH2PO4(%) 空白 1 0 0.2 0.1/0.1 2 0.05 0.1 0.2/0.1 3 0.1 0 0.3/0.1 表8 正交试验设计 因素 试验号 A B C D MgSO4(%) CaCl2(%) Na2HPO4(%)/NaH2PO4(%) 空白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