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龋病及其防龋疫苗研究进展
龋病及防龋疫苗研究进展 龋病的历史 公元前14世纪,象形文字的“虫” 和“齿” 合并组成“龋”字的记载 公元前3世纪,《内经》中记载用针灸治牙痛的方法 唐代的柳枝牙刷及辽代附马墓中发现植毛牙刷 我国使用植毛牙刷的时间为公元9~11世纪,欧洲至17世纪才有植毛牙刷 唐代《新修本草》中记载用银膏补牙,比西方用银汞合金充填龋齿要早七八百年 公元2世纪,《金匮要略》中记载用雄黄治疗小儿龋齿痛,欧洲19世纪用砷剂治疗牙髓炎 16世纪显微镜的发明进一步推动了口腔医学的发展 文艺复兴时代起,欧洲的口腔学特别是龋病的研究有了较大发展 19世纪末,Miller提出了解释龋病病因的化学细菌学说 19世纪末, G﹒V.Biack提出窝洞分类标准,一直沿用到至今 20世纪60年代Keyes提出龋病三联因素概念,随后发展为四联因 素学说 一、 概述 1、龋病概念: 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 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 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被WHO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 第三大疾病 特征: 牙齿硬组织的毁坏崩解 牙釉质脱矿, 微晶结构改变 色素沉着,有机物质破坏分解, 牙釉质和牙本质疏松软化缺损 而形成龋洞 病损向牙髓、根尖周及 颌骨发展,引起牙髓炎、 根尖周炎及颌骨炎症, 甚至成为口腔病灶,破 坏咀嚼器官的完整性, 影响牙颌系统和全身健康 好发年龄、好发牙齿及好发部位 3 、现代人龋病流行情况 古代患龋病情况并不严重,据考古发现,从巴勒斯坦发掘出来的旧石器时代的55个头颅上仅发现1颗龋坏牙。 龋病发病随着人类进化及经济活动的发展,特别是食糖摄入量的增加而上升 80年代前的近40年间,我国龋病发展趋势平稳,并无急剧上升迹象 80年代后,我国龋病患病率略有上升,12岁和18岁年龄组的患龋率有较显著上升,上升幅度为20%~40% 近10余年来, 经济发达城市儿童的龋患率开始下降,呈现与发达国家相似的龋病发展模式,农村儿童及青少年患龋率水平的上升幅度均超过城市 12岁以前是恒牙龋病的好发期, 45.81%患病 老年人根面龋情况严重,65-74岁的人口中17.3%的人患病 三、临床表现 按进展速度、解剖部位及病变程度进行分类。 1、按进展速度分类 急性龋: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呈浅棕色,质地湿软。病变进展较快。 猛性龋:多数牙在短期内同时患龋,病程发展很快。常见于 颌面及颈部接受放疗的患者,也称放射性龋。 慢性龋:临床多见。呈黑褐色,质地干硬,病变进展较慢。 继发龋: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 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形成微泄漏 都可产生龋病,称继发龋。也可因治疗时未除净病变组织发 展而成。 2、按损害解剖部位分类 牙合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 根面龋 线性龋 3、按病变深度分类 浅龋 中龋 深龋 四、诊断 1、所用器具 2、诊断方法 视诊:有无黑褐色改变或失去光泽的白垩色 的斑点,有无腔洞形成 探诊:有无粗糙、钩拉或插入的感觉。探测 龋洞部位、深度、大小、有无穿髓孔 等。邻面的早期龋,探针不宜进入, 可用牙线检查 温度刺激试验: X线检查:邻面龋、继发龋或隐匿龋不宜用探 针查出,可用X线检查。龋病在X线 片上显示透射影象 3、诊断标准 浅龋:一般呈白垩色、黄褐色或深褐色斑点,患者一般 无主观症状,对冷、热、酸、甜刺激也无明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