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doc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单元综合测试新人教版必修1

2018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构想 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单元综合测试 新人教版必修1 (时间:45分钟,总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832年6月20日,英国商船“阿美士德”号游弋于吴淞炮台周围,尽窥守军虚实。船上的一位传教士说:“如果我们是敌人,那么这里的军队的抵抗不会超过半小时。”由此可见(  ) A.英国从事鸦片贸易违反国际法 B.英国做好了发动鸦片战争的准备 C.清政府闭关锁国政策执行不力 D.鸦片战争前夕清军海防松弛 解析:材料并未涉及“阿美士德”号是否走私鸦片,A项错误。由材料得不出1832年英国准备发动鸦片战争的结论,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不是闭关锁国政策,C项错误。根据“这里的军队的抵抗不会超过半小时”可知,当时清军海防松弛,故D项正确。 答案:D 2.美国学者普拉特在其著作中写道:“撰写此书的目的之一,是协助恢复中国在19世纪的世界中应有的位置。……大清帝国通过贸易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中,有数千名外国人住在香港和上海。因此,中国这场内战与地球彼端的欧美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据此可知,他(  ) A.主张以世界史视野研究太平天国运动 B.认为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内战 C.强调以世界史视野研究武昌起义 D.深受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解析:在义和团运动和武昌起义之前,香港就已经成为英国的殖民地,与“大清帝国通过贸易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中,有数千名外国人住在香港和上海”不符,B、C两项错误。材料说明作者立足于世界史的视野,并且根据“19世纪”“内战”等信息可知,普拉特在此处评价的是太平天国运动,故A项正确。作者将这场战争定义为“内战”,而不是“叛乱”或“起义”,说明他撇开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干扰,以历史学家的视角来看待这段历史,D项错误。 答案:A 3.李鸿章说:“他日俄、日若欲分占,我仍可暗结英以合力谋拒,是故钧署与驻英公使随时操纵而联络之,所谓不战而屈人者也。”又说:“韩虽可虑,有俄在旁,日断不遽生心。我当一意联络俄人,使不侵占韩地,则日亦必缩手。”由此可以得出(  ) A.采取平衡外交政策能够缓和矛盾 B.以夷制夷是当时外交的出发点 C.俄日英中在朝鲜的角逐并不激烈 D.西方列强主张以武力解决争端 解析:材料表明,李鸿章阐述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前清廷的对外政策,或联英抗衡俄日,或联俄制日,虽时有变化,但其根本的指导思想仍是传统的“以夷制夷”策略,故B项正确。这种平衡外交政策只能使矛盾更加复杂而尖锐,助长列强侵华的野心而加速战争的爆发,A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D项材料依据不足。 答案:B 4.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后,英美与清朝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张之洞等在8月17日致电各国驻上海总领事,为慈禧开脱,说东南互保“各督抚均系奉旨办理”,请求联军“万万不可震惊我皇太后、皇上”。据此可知(  ) A.英美背信弃义破坏东南互保协议 B.英美签订该协议意在应对义和团运动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利益的代理人 D.东南互保协议与清廷的谕旨并不相悖 解析:材料不能体现A项。C项观点错误。由“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后,英美与清朝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可知,东南互保协议与清廷的谕旨是相悖的,D项错误。材料中“1900年6月21日”“英美与清朝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说明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美担心义和团运动危及其既得利益,所以才达成此协议,故B项正确。 答案:B 5.山东巡抚孙宝琦致清廷责任内阁电:“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然察其所为,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依臣愚见,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孙宝琦发此电文的背景是(  ) A.太平天国运动蓬勃兴起 B.洋务运动在各省陆续展开 C.义和团运动在北方开展 D.武昌起义后各省反清独立 解析:根据“今日各省民情,如决江河”“决非种族相仇,实渴望共和政体”可知,这反映的是武昌起义后各省纷纷宣布独立,孙宝琦建议政府“莫如毅然改计,俯顺舆情”,故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D 6.(2016·来宾市高中毕业班总复习4月教学质量调研·29)五四运动发生,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这主要是因为(  ) A.救亡图存仍是时代的主流 B.五四运动有广泛群众基础 C.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D.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 解析:根据时间“五四运动”可知,五四运动爆发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依然是中国的主要矛盾,故A项正确;B项中的“群众基础”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