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词类活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语 法 第一节 词类活用 要点:词类活用类型 性质 第二节 特殊词类 要点:特殊代词 特殊副词 第三节 特殊句型 要点: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 第一节 词 类 活 用 【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古汉语词类活用类型,理解词类活用的性质,掌握常见的词类活用的分析。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讨论。 【授课时数安排】4课时。 【课程与教学内容】 要点:词类活用类型、性质。 重点:常见的词类活用的分析。 难点:词类活用的性质。 一、词类活用的基本概念 在具体语境中,某个词临时具有了其他词类的语法功能或某种特殊的语法功能。 临时具有其他词类的语法功能: 名词、形容词、数词临时用作动词 冯谖客孟尝君。 孟尝君客我。 春风又绿江南岸。 二三其德。 动词、形容词临时用作名词 如华泉取饮。 将军披坚执锐。 临时具有某种特殊的语法功能: 不及物动词临时具有及物动词语法功能(带宾语) 项伯杀人,臣活之。 及物动词临时具有特殊语法功能(带施事宾语) 晋侯饮赵盾酒。 名词作状语 嫂蛇行匍匐。 二、词类活用的类型 1.动词活用 使动 动词+施事 不及物动词带施事宾语 厚为之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 及物动词带施事宾语(为区别常变读)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饮余马于咸池,总余辔于扶桑/欲辟土地,朝秦楚(孟?梁惠) 为动 动词+目的宾语 夫人将启之 等死,死国可乎 对动 动词+对象宾语 遂寘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 动作名 动词不表动作行为,而表示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 其继有在者乎 闻之,有献于公 2.形容词活用 形作动 “形+名”一般为偏正关系,但在叙述句中缺少动词充当谓语中心词时,则可能是特殊的动宾关系: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素善留侯张良 所+形: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庄子?齐物论) 形作使动 (→动补式或兼语式) 宣子说,乃轻币/能富贵将军者,上也(魏其侯列传) 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左?襄31) 形作意动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觉得……怎么样) 形作名 不表性状,而表与之相关的人与事物 将军披坚执锐 3.名词活用 名作动 名+名 一般为并列、同位或偏正关系,但叙述句缺少动词谓语中心词时,就可能是特殊动宾或主谓关系。范增数目项王/乃丹帛书曰:“陈胜王。” 所+名 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令吏人完客所馆(左襄31) 能愿动词+名 尔欲吴王我乎(左传?定公10年) 副词+名 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2年) 名+代 齐桓公妻之(左传?僖公23年) 名+介宾 鹪鹩巢于深林(庄子?逍遥游) 动+而+名/名+而+动 女织而衣(商君书?画策)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名作使动 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22年) 名作意动 孟尝君客我 稍稍宾客其父(把…当作…) 名作状(具有了介宾结构的语法功能) 表方位或处所 卒廷见相如(在……/向……) 表比喻 天下云集而响应(像……一样) 表态度 吾得兄事之(以对待……的态度) 表凭借 箕畚运诸北海之尾(用……)工具方式原因条件 4.数词活用 数词带宾语用作动词 二三其德/人能一之,己百之(礼记?中庸) 使其德不专一/一次做好,百倍精力做好 三、词类活用的分析 既要借助有关标志,更要运用谓语中心分析法。 古汉语的句型从功能上讲有叙述句(动词谓语句)、描写句(形容词谓语句)、判断句(名词谓语句),古汉语词类活用一般出现于叙述句即动词谓语句中,与动词用法有关。 动词是叙述句句法中心,联系前后名词(谓元)。句法分析,先找动词谓语,再前找主语,后找宾语,主谓之间找状语;然后从语义上明确施事、受事。 词类活用的分析往往就是以动词用法为中心,分析特殊的动宾关系、主谓关系及少数修饰关系。 有的叙述句语法上有动词谓语、语义上是特殊动宾关系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厚为之礼而归之/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欲辟土地,朝秦楚(孟子?梁惠王)/将军披坚执锐 有的缺少动词谓语,则可能有名/形/数活用为动词 尔欲吴王我乎?/乃丹帛书曰:“陈胜王。” /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战国策?苏秦以连横说秦)/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名动间为特殊修饰关系 卒廷见相如/吾得兄事之 四、词类活用的性质 “词类活用”理论始自马建忠《马氏文通》字类假借说。 1922年 陈承泽《国文法草创》提出“字类活用”,区分词的“本用”、“活用”。 1980S以前权威看法:“词类活用”是一种临时改变语法功能的语法现象 。 1990S以来,有人从语义角度观察词类活用现象,认为词类活用实际上是词义演变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还有人从语用角度,认为词类活用具有简洁、凝练的修辞效果。 有人否认“词类活用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