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广义相对论下黑洞的概念.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广义相对论下黑洞的概念

2、广义相对论下黑洞的概念 米歇耳和拉普拉斯的工作提出不久,托马斯·杨(Young)发现了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间,光的波动学说代替了光的粒子学说,米歇耳和拉普拉斯建立在光的粒子学说基础上得出的结论,逐渐被人们淡忘了。直到1916年从爱因斯坦(Einstein)的广义相对论中导出了与他们相同的结果,米歇耳和拉普拉斯的工作才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1916年,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发表后不久,施瓦西(Schwarzschild)导出了爱因斯坦场方程的一个准确解,即施瓦西解。这个解给出了对静态球对称黑洞,即施瓦西黑洞的描述,这标志着用广义相对论研究黑洞的开始。【2】 按照广义相对论,物质决定时空如何弯曲,而光和物质的运动将由弯曲时空的曲率决定,当曲率大到一定程度时,光线就无法跑出去了,广义相对论中黑洞的概念就是这样产生的。 下面是钱德拉塞卡(Chandrasekhan S)给出的黑洞定义。 定义1:黑洞将三维空间分为两个区域,一个是以称之为视界的二维光滑曲面为边界的内区域,一个是视界以外渐进平直的外区域,而且内区域的点不能与外区域的点交换讯息。 定义2:一个星球,如果它的逃逸速度小于光速,即物体可以以小于光的速度从其表面逃逸,那么这个星球一定不是黑洞。 Einstein在广义相对论中所建立的引力场方程为:这个方程是高度非线性的,一般不能严格求解。只有在对时空度规附加一些对称性或其他要求下,使方程大大简化,才有可能求出一些严格解。在引力场球对称的假定下,可以得到方程的史瓦西解: ??? 显然,度规在和r=0处奇异(趋于无穷大)。但是,处的奇异是由于坐标系带来的,可以通过适当的坐标系变换来避免。1960年代,克鲁斯科(Kruskal)提出一个说法。他说爱因斯坦场方程的解之所以会无穷发散,是因为坐标系选择得不好。如果我们选择一个适当的坐标系,便可以消除这个奇点。他提出以下的坐标变换,把时空坐标(r,t)变换到一对没有物理意义的抽象的数学坐标(u,v),叫做克鲁斯科坐标: 其中 rs = 2GM 是施瓦兹查尔德半径。 逆变换为: 将这一变换画成图像,就得到克鲁斯科变换的图像 克鲁斯科变换的几个特征: 1)空间的原点 r = 0 从一个几何点变成了一条最上面的抛物线。(其实是一个四维曲面。别忘了极角和方位角坐标。) 2)施瓦兹查尔德半径被变换到了 u – v 坐标系中的两条对角线。但是奇点并没有消失。 3)整个时空宇宙占据了u-v 坐标系中以对角线 u= -v 为界的右上方和以抛物线 r = 0 为界的下面所界定的区域。 4)施瓦兹查尔德半径以内的区域变换到了两条对角线以上,原点抛物线以下的区域II。 5)施瓦兹查尔德半径以外的空间变换到了两条对角线右面的区域I。 从图表上我们看到,克鲁斯科变换并没有把施瓦兹查尔德半径变掉,而是变成了u – v 坐标系中的两条对角线。u-v 坐标系没有物理意义。真正有物理意义的是r – t 坐标。时空坐标系中度规是否发散是可以观测到的物理现象。一个无穷发散的物理现象不应该仅凭坐标系的选择而消除,这是常识,也是常理。克鲁斯科认为一个坐标变换就可以改变物理现象,是对相对性原理的根本违反。r=0处的奇点是本质的。在奇点上,时空曲率和物质密度都趋于无穷大,时空流形达到尽头。不仅在宇宙模型中起始的奇点是这样,在星体中引力坍缩终止的奇点也是这样。在奇点处,“一切科学预见都失去了效果”,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无穷大的出现显然是广义相对论的重大缺陷。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场将使时空弯曲。当恒星的体积很大时,它的引力场对时空几乎没什么影响,从恒星表面上某一点发的光可以朝任何方向沿直线射出。而恒星的半径越小,它对周围的时空弯曲作用就越大,朝某些角度发出的光就将沿弯曲空间返回恒星表面。等恒星的半径小到一特定值(天文学上叫“史瓦西半径”)时,就连垂直表面发射的光都被捕获了。到这时,恒星就变成了黑洞。说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真空中的能量涨落而能生成基本粒子”的概念。他们认为:“由于能量涨落而躁动的真空就成了所谓的狄拉克海,其中偏布着自发出现而又很快湮灭的正-反粒子对。,,量子真空会被微型黑洞周围的强引力场所极化。在狄拉克海里,虚粒子对不断地产生和消失,一个粒子和它的反粒子会分离一段很短的时间,于是就有4种可能性:【1】。两个伙伴重新相遇并相互湮灭。反粒子被黑洞捕获而正粒子在外部世界显形。正粒子捕获而反粒子逃出。双双落入黑洞。 霍金计算了这些过程发生的几率,发现过程《2》最常见。于是,能量的账就是这样算的:由于有倾向性地捕获反粒子,黑洞自发地损失能量,也就是损失质量。在外部观察者看来,黑洞在蒸发,即发出粒子气流。” 【1】 霍金对黑洞发射霍金辐射的解释是:真空里的虚粒子对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