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中国传统哲学要点
(一)老子的思想 道本体论 辩证法 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 提倡朴实无华的道德 与世无争的人生哲学 道本体论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老子 有一个混然一体的东西,在天地出现之前就存在了。寂静无声,空虚无形,它独立长存而不改变,循环运行而不止息,可以作为天下万物的母体。我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强叫它做“道。 辩证法 《老子》提出和阐述了一系列辩证法的观念和思想。 “大巧若拙”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政治宽厚清明,民众便淳朴忠诚;政治苛酷昏暗,民众就狡黠、抱怨。) 治大国,若烹小鲜。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我无为,民心自然归化。我好静,民心自然匡正。我无事,我民自然富有。我无欲, 我民自然纯朴。 ) 朴实无华的道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很有德行的人,不表现为外在的有德,实际上是有“德 ”)。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与世无争的人生哲学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我有三宝,我一直都在持守着它。一个是慈爱,一个是节俭,一个是不出人头地。) (二)庄子 庄子生平 庄子主要思想 1.认为“道”是宇宙本体,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 2.庄子哲学显著特点是相对主义,提出“齐万物”、“齐是非”、“齐物我”。 庄子妻死 庄子将死 3.主张极富特色的人生哲学,追求人生的超脱与逍遥。 庄子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姓庄,名周,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东北)人,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庄子妻死 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惠子曰:“与人居,长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 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人且偃然寝于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庄子·至乐》 ?? ?? ???? ? 庄子将死 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jī]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第三章 中国传统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的历史分期 先秦子学 两汉经学 魏晋玄学 隋唐佛学 宋明理学 清朝朴学 传统哲学的一般特征 关注伦理道德 与政治联系紧密 表达方式明晰不足,暗示有余 第一节 儒家哲学 对儒家哲学的辩护 1.儒学的第三期复兴 (杜维明,祖籍广东南海,1940 年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61 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2010年起,任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 ) 2.对马克斯·韦伯的反驳 一、先秦儒家 所谓儒家就是以孔子为首创立的学派。 庄子《天下篇》论及儒家即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礼,“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此六者正是儒家教人之功课,冯友兰认为其目的在于“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 。 孔子之外的先秦儒家可分八派: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良氏之儒、孙氏之儒、乐正氏之儒。 (一)孔子的基本思想 1.孔子的礼治思想 复兴周礼,用“名”以正“实”(通过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等级制度) 强调道德教化 2.孔子的仁学思想 仁的特征: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在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仁是最完善的人格内涵;仁是人应该毕生追求的理念。 3.孔子的认识论思想 学而知之;强调知行统一;学与思的结合 (二)孟子的基本思想庆父不死 鲁难未已 1.性善论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四心”说是孟子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 2.良知说 孟子认为,道德观念都在人“心”中,都是人生来在本性中就固有的,而不是后天获得的。他称这种不用学习,不用思虑就具有的天赋道德观念为“良知”、“良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