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

简述我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 刘永芳:《管理心理学》 * * 《管理心理学》 主讲:姜士心 第二讲: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 一.我国管理心理学的现实状况 我国管理心理学起步较晚。改革开放后,管理心理学开始传入我国。 1978-1980年,不少理论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对管理心理学做了大量介绍和评论。 1980年中国成立第一个管理心理学学会。随后,我国许多高校开始开设“管理心理学”课程,开展科研工作。 但总体看来,我国对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 二.我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脉络 1.起源:上古时代 2.形成:先秦时期(春秋战国) 3.发展:秦汉时期 4.完善:唐宋时期 5.新趋向:明清时期 1.起源——上古时代: 尧舜禹时洪水泛滥,危害百姓,尧任用鲧(gun)去治理水患。鲧用的是堵塞的办法,结果水无处可去,东堵西决,此堵彼溢,仍然为患,鲧治水9年,毫无功绩,被斩头。 后任命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反其父道而行之,改堵为疏,破堵为导。 从管理的角度考虑,禹是发散思维,认识到不可违背自然规律,须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寻其根源、觅其出路,方能解决问题。 (心理咨询中要求疏而非堵,要理解,存在即合理;助人自助) 皋陶(gaoyao)是舜帝的大臣,他认为领导者要具备“九德”: “宽而栗(li)、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宽宏而又坚栗,柔顺而又卓立,谨厚而又严恭,多才而又敬慎,驯服而又刚毅,正直而又温和,简易而又方正,刚正而又笃实,坚强而又合宜) 2.形成——先秦时期(春秋战国): 管仲:“不知贤,害霸也;知而不用,害霸也;用而不任,害霸也;任而不信,害霸也;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也。” 管仲:“心安则国安, 心治则国治; 安也者心也, 治也者心也。” 孙武《孙子兵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上下同欲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 老子: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处上不觉压, 处前不为害, 天下乐推而不厌。” 3.发展——秦汉时期 汉代刘向:“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者之政胁之。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 (王者之政对百姓是仁德教化;霸者之政对百姓 是武力威慑;强者之政对百姓是刑罚胁迫) 三国时期,蜀国深知“久居巴蜀必自毙”的道理,所以连年北伐,这种国情应该是霸者之政,尽管并不恰当,但是国情如此,没办法(居安思危); 而曹魏、东吴要么拥有广袤的土地,要么拥有富庶的江东,所以实行的都是王者之政,即休养生息备战待敌的屯田政策。 4.完善——唐宋时期 这一时期的管理思想主要是“内圣外王”: 内有圣人之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致知正心诚意); 外施王者之政。 5.新趋向——明清时期 提倡匡时济世、经世济用、务实求真和实学。 严元提出“富天下”、“强天下”、“安天下”的治国方略。 三.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的特征: 1.以人为本 2.以德为先 3.中庸之道 4.无为而治 5.以和为贵 1.以人为本: 孔子:其管理心理思想是围绕“人”这个中心展开的,民本是其核心,贯穿(论语)的始终。 孟子:“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仁人无敌于天下。” 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墨子:把人才视为“国家之珍”“社会之佐”;把人才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因此,“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 管仲:“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对贤士要“亲之以仁,养之以义,报之以德,结之以信,待之以礼”。 2.以德为先: 孔子:“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贞观政要·君道》:“若安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理而下乱。” 康熙的用人标准:“才德兼优为佳”“国家用人,当以德气为本,才艺为末”“论才以德为本,故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康熙训诉群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