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3第三章农业地区的形成与发展要点
中国历史地理(本科)教程2
A:
第三章 农业地区的形成与发展
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悼溯至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原始农业的出现,使得原始人群开始获得比较固定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且随着农业的发展,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分工,相继形成种植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等社会经济部门,促进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同时,农业经济的发展进步导致人类对地理环境产生着日益明显的影响。这些影响既存在有益的方面,也存在有害的方面。
自从原始农业出现以来的七八千年间,我国农业经济区域经历了由中心区域不断向四周扩展,以及主要农业地区由黄河中下游平原向江南地区转移的变迁。下面我们就作简要的了解。
第一节 战国以前农业概况及特点
新石器时代早期,人们开始从采集、渔猎经济向原始农业、牧业过渡。随着新的经济部门的出现和发展,原始人群使用的工具也由打制法发展到到磨制法,生产工具的改进又推动农业的进步,农耕范围也就逐步扩大。
一、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分布特点
1、新石器时代农业的分布
我国新石器时代遗址数量众多,遍布全国各地,迄今已发现六七千处。这些文化遗址大多位于靠近水源的河流阶地和丘陵冈阜之上,取水方便,又能躲避河水泛滥的威胁,具有适宜耕作的土地资源。人们在此时代遗址中发现石质农业生产工具、粮食加工器具,前者如石耜、斧、锄、镰、刀、铲、犁,后者如石磨盘、石磨棒等。在一些遗址中还出土了古代谷物,以及其它农作物遗存。这就表明这样的事实:凡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在地就是原始农业经济的分布地。这时期,人们使用石质农具,尚不能大范围开垦种植,耕地仅局限在原始聚落附近。因此,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分布的特点是呈现出以原始聚落为中心的点状分布,还未形成为一个完整的农业区域。
尽管当时在各地先后出现原始农业,但由于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中下游平原地带新石器时代遗址相对密集,呈点状分布的农业经济就较为众多。仅就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比较而言,黄河中下游地区原始农业生产水平更高一筹。黄河流域在新石器时代是一个主要的原始农业分布区,其中又以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农业起源最早。所谓黄河中下游平原,实际上包括5个平原地带:渭河中下游的关中平原、汾涑水下游的晋西南平原、伊洛河下游的豫西北平原与黄河谷地、太行山东南侧的冀南豫北平原、泰山西北的济水两岸的鲁西平原。上述平原是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密集区域,龙山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证明,原始农业已经由仰韶文化时期的锄耕阶段发展至犁耕农业阶段,所饲养的家畜种类也见增多。
2、黄河中下游地区原始农业相对发达的原因何在
其原因就在于七八千年前黄河中下游5个平原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先民们的辛勤耕垦。
A、气候温润 据相关古气候资料,距今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至三千年前的西周初年,黄河流域的气候接近于今长江流域的亚热带气候,比今天黄河流域的气候更为温暖湿润。这种气候环境历经夏、商二朝,延续了二千多年。举例来说,在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中都曾出土了生活在亚热带气候下的獐、竹鼠、貉等动物的遗骸,今天这些种类的动物活动范围只能局限在秦岭以南地区,黄河流域业已绝迹。竹林的广泛分布也是当时黄河流域气候温湿的物证之一。
B、地形平坦 黄河中下游地区五个平原与河谷地带,地形平坦,为远古居民从事农业生产和相互交通提供了便利。例如关中盆地,中有渭河横穿而过,河流两侧的一、二级阶地,平展坦荡,是垦殖的良好场所;又有秦岭北坡的诸多河溪汇入,可资灌溉。渭北的黄土台塬也是农业垦殖的理想所在。黄河下游冲击平原,地势开阔,一望无垠。平原上分布着一些平缓的台地,古人以“丘”相称,如:商丘、帝丘、陶丘等等,同样有利于农业生产。
C、河湖众多 在那遥远的上古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分布着为数众多的河川与湖泊。除黄河干流之外,还有渭水、泾水、北洛水、汾水、伊水、南洛水、沁水等重要支流,以及黄河最大的支津——济水。它们挟带的泥沙物质塑造了广阔的冲积淤积平原,也提供了灌溉农田的丰富水源。
古代黄河中下游平原上,湖泊星罗棋布,如:大陆泽,位于今河北束鹿、巨鹿一带;大野泽,故址在今山东巨野北;菏泽,位于今山东定陶附近;雷夏泽,位于今菏泽市;孟渚泽,在今河南商丘东北;荥泽,故址在今荥阳一带;圃田泽,故址在今中牟县西。这些湖泊既可提供丰富的水生动物、植物资源,也成为灌溉与水运的水源,还在一定范围形成适宜农作物生长的小气候。
D、土壤肥沃 远古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壤中腐殖质含量丰裕,土地肥力饱满,成为发展农业经济的物质基础。主要是由于那时候植被茂盛,河流泥沙含量少,尚不至于造成诸如后世黄河决口泛溢之洪灾,引起土地肥力下降。
E、林草丰茂 新石器时代迄西周初年时段,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湿润,植被生长旺盛。山地、丘陵、平原分布着茂密的森林和草原,既为人类提供了采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最新一建管理冲刺版.ppt
- 2015年世界500强排行榜完整榜单.doc
-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基本知识测试题库含答案.doc
- 2015巡护中心一季度工艺分析4.8.ppt
- 2、信息获取、加工、处理.ppt
- 第六章国际金融市场.ppt
- 第六章受他人影响的消费者行为.ppt
- 2工程质量奖罚办法.doc
- 第六章城市社区研究的最新理论进展.ppt
- 第六章城市的经济管理.ppt
- 5 《证券公司国际化与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互动关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版4S店汽车销售与汽车金融贷款服务合同.docx
- 2025版4S店汽车租赁与新能源推广应用服务合同.docx
- 2025版4S店汽车销售与汽车改装服务合同.docx
-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法的实践与效果评估报告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 2025版4S店汽车租赁及维修保养综合服务合同.docx
- 2025版4S店汽车销售与汽车后市场品牌代理合同.docx
- 初中语文名著教学中的文化理解与价值观塑造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语文童话创作活动对创新写作能力的激发教学研究课题报告[001].docx
- 2025版4S店汽车销售与二手车置换服务合同.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