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花儿与鱼都有各自生活的环境,花儿和鱼都离不开各自生活的环境 * 在河流中生活的鱼能否在海洋中生活呢? * 对照组可以有多组,但一般我们只设置两组对照 * 设计对照实验: 5 阴暗的环境 阴暗的环境 鼠妇各5只 土 土 干 湿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1 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 科学探究要遵循的原则 1对照实验原则: 2 单一变量原则: 3 重复性原则 : 4等量原则 : 5 多个参与原则 :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生活中的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 A:种内关系 蚂蚁合作搬食物 麝牛集体御敌保护弱小 (1)种内合作 野牛的争斗 (2)种内斗争 捕食关系 猪笼草捕虫 蜘蛛捕捉蝗虫 (1) B:种间关系 竞争关系 (2) (3) 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来维持生活的现象。 寄生关系 (4) 两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的互利关系,双方都能从中得到好处,如果失去一方,就影响另一方的生存 。 共生关系 植物→根瘤菌 有机养料 根瘤菌→植物 固氮 犀牛和犀牛鸟的互利共生 犀牛鸟为犀牛的“私人医生”.? 犀牛鸟称为犀牛的“警卫员 ”. 小结:环境中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种内关系: 合作 种内斗争 种间关系: 捕食 竞争 寄生 互利共生 (1)阅读课本第17页的资料分析,完成讨论题。 (2)你能总结出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吗? 2、合作探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二)探究新知 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特点 生活环境 尿液少、出汗少 一次能喝大量的水 干旱缺水 适应 皮下脂肪厚,有保温作用 寒冷海域 适应 根系非常发达,可更地吸收水分 干旱缺水 适应 四、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能适应环境 仙人掌如何适应干旱环境? 叶变成刺状,减少蒸腾,适于干旱环境,茎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贮水。 猛兽和猛禽如何利于捕食? 有锐利的牙齿(或喙)和爪 被捕食的生物如何防御敌害 看,它们的体色与环境色彩多么一致呀! 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 枯叶螳螂 利于避敌、捕食 某些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外表性状或色泽斑,与其他的生物或非生物异常相似的状态。 枯叶蝶 竹节虫 别碰我!我可不好惹! 荔蝽(三龄若虫) 某些有恶臭或毒刺的动物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叫警戒色。 适应的普遍性 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球 臭鼬释放臭气 奔跑速度很快的马 适应的相对性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 例如:许多鸟具有保护色,可以避免肉食性鸟类的攻击,但常常被嗅觉灵敏的兽类所捕食;具有保护色的昆虫也常常被视觉敏锐的食虫鸟所侵害。 形态结构、生活方式 环境 适应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但同时又是相对的。 思考:生物能适应环境,那么,生物能影响环境吗? 2、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蚯蚓 使土壤疏松,增加透气性,排出的蚓粪可提高土壤肥力。 影响和改变 蚯蚓的排出物使土壤变得更肥沃 过度放牧,草场退化、沙化 影响 适应和影响 环境 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生物 进化 改变 生活 分布 非生物 因素 生物 因素 … … 归纳总结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影响环境。 其中有有利的一方面,也有不利的一方面。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这首诗描写的是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于在同一季节,山里气温相对较低,桃树生长迟缓。生长在平原地区的桃花,四月就已经凋谢,而山里的桃花才刚刚开放 (3) 牛 三叶草 农民 传粉 猫 田鼠 土蜂 假如猫少了,田鼠由于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田鼠以土蜂的蜜和幼虫为食,并破坏它们的巢,因此,土蜂数目减少;草由于得不到土蜂的及时传粉而减少;牛由于缺乏三叶食物而受到影响。 (四)实践应用 4、枯叶蝶。不容易被敌害发现,从而增加生存下去的机会。 5、山羊因为啃食草根,大量饲养会影响草的生长,使草场退化。 课外实践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准备一个干湿计。在一天之内,分 早、中、晚三次,分别测量裸地、 茂密的灌丛和树林中的湿度,从而 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提示:在活动中,每次多采集几组数据。例如,早晨在裸地分三处测量湿度并记录下来,算出平均值,将平均值作为裸地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