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尊重学生的有效方式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短论] 《中国教育学刊》2010第十期 例谈尊重学生的有效方式 尊重学生是教师实施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心理前提。但是,对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尊重学生、怎样才算尊重学生等问题,人们却存在尊重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下面笔者想借助教育案例,谈谈尊重学生的有效方式,以期对认识误区的澄清和教育行为偏差的纠正有所启发。 激励式尊重 案例:一位教师教学《小马过河》时,请学生说一说“难为情”的意思。当一位把手举得高高的学生被叫起来时,他却站在那里支支吾吾说不清楚。他脸涨得通红,低着头,一只小手挠着后脑勺。这时,另一位学生站起来说道:“‘难为情’就是指事情没有做好,脸面上有些不不来,特别不好意思。”此时,教师立即走到第一位站起来发言的学生跟前,和蔼地说:“你虽然没有说出‘难为情’的意思,但是你把‘难为情’的样子做出来了,让大家一看就知道了‘难为情’的样子,所以说,刚才那位同学回答得那样圆满,有你一半的功劳呢。老师和同学们同样要感谢你。” 课堂上,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不会回答或回答错误,甚至不愿回答是常有的事。当类似情况发生时,教师往往容易表现出不耐烦、恼火等急躁情绪,有的甚至会数落学生,使学生心灵受到伤害。而案例中的教师通过激励性评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将对“难为情”的理解融入到具体教学情境之中,可谓一石二鸟,妙不可言。这种“妙”体现了教师高超的教育机智以及对学生的尊重。 关爱式尊重 案例:在一所小学里,课堂上教师提问的时候一个同学总是举手,可教师叫他站起来回答问题时,他又总是答不上来,引得同学窃笑不已。课后,教师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他说如果自己不举手,同学们会在课下叫他傻瓜,他会感到很没有面子。于是,教师和他约定,当他真会的时候就高高地举地左手,不会的时候就举起右手。渐渐地,这位同学在课堂上更多地举起他的左手,越来越好地回答出教师的课堂问题,对其他事情也越来越自信。 关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服困难、战胜挫折、解决问题,直至取得成功。在成功中,学生就会不断增强自信和获得自尊。 宽容式尊重 案例:霍懋征老师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任教时,班上一名男生拿了同学一支钢笔,霍老师知道后非但没有责难,还自己掏钱买了一支钢笔送给这名男生,说道:“我知道你很喜欢钢笔,我这支钢笔送给你。我想你只是把同学的钢笔拿来看看,别人的东西你不会要,会悄悄送回去。”20年后,这名学生携子看望霍老师,进门就跪在老师面前,对自己的孩子说:“儿子啊,没有霍奶奶,就没有你爸爸的今天。” 霍懋征老师是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要宽容和善待每一位学生”‘这是霍懋征老师一贯的教育信条。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而言,宽容不仅是一种教育,更是一种尊重。 批评式尊重 案例:陶行知担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一天,他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生用泥块砸同学,便当即斥责了他,还让男生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已等在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了。这时,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送给他,说道:“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生惊疑地接过糖。随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道:“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就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师长。”男生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了第三块糖塞到男生手里,说道:“我调查了,你用泥块砸那个同学,是因为他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打他,说明你正直善良,有跟坏事作斗争的勇气。”男生感动极了,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道:“陶校长,我错了,你打我两下吧!我不该打自己的同学啊!”陶行知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送过去,说道:“你能正确认识错误,再奖给你一块糖!可惜我只有这一块糖了,我的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完成了吧!”说完,就让男生走了。 陶行知用四块糖肯定了男生的四个优点,尽管没有严厉训斥,却强烈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真正受到了教育,自觉纠正了错误。这种炉火纯青的批评艺术,折射出一种伟大的教育思想,那就是对学生的尊重。批评与尊重,貌似很矛盾,其实两者并不矛盾。批评不意味着对人的不尊重,尊重更不意味着对人的缺点和错误不能批评,充满爱意、善意的批评就是一种尊重。这种批评式尊重,学生体会到的是爱意和真诚,领悟到的是真理和真知,感受到的是教育和成长。 惩戒式尊重 案例:美国流传着这样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有一个12岁的少年,在院子里踢足球,把邻居家的窗玻璃踢碎了。邻居说:“我这块玻璃是12.5美元买的,你必须赔。”这是在1920年,12.5美元可以买125只鸡。这个孩子没办法,只好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踢碎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你就赔吧,你踢碎的你就得赔。没有钱,我可以借给你,但一年以后要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工挣钱,挣回了12.5美元还给父亲。这个孩子长大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