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莱-沙巴盆地北内带构造区中中新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史.pdf
第 13卷 第 l4期 张厚和 等 :文莱一沙巴盆地北 内带构造区中中新统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史 ·13 ·
3O.2%。中中新统海相泥岩显微组分 中镜质组体积分数介于 37.5 ~61.8 ,均值为 48.1 ;壳质组
体积分数介于 23.8 ~30.5 ,均值为 26.4 ;惰质组体积分数介 于 14.4%~37.7 ,均值为
25.5 。其干酪根类型指数介于一53.4~一l7.5之 间,也表明北 内带 中中新统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Ⅲ
型,类型较差。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可以反映有机质 的来源 ,其 中奥利烷和双杜松烷常作为 良好的高等植物
生源标志物 [2 。。北 内带 中中新统下海岸平原泥岩与海相泥岩具有一些相似的特征 (图 6):萜烷 中以
藿烷为主峰,缺失 C 。升藿烷系列 ,低一中等的 C 四环萜烷含量,以及奥利烷 (O1)和双杜松烷
(W 和T构型)的出现 ,其中,()l/C H介于 0.45~0.82, (W+T) /c H 介于 0.13~0.62。这些特
征反映出中中新统不同沉积环境 中的烃源岩均有陆生高等植物输入,同时也表明中中新统烃源岩为偏腐
殖型有机质类 型,这与上述划分 的有机质类型是一致的。
o】
l
一 一
(a)ST.Joseph,中中新统下段 (StageIVA),下海岸平原泥岩 Co)S.Furious,中中新统下段 (StageNA),下海岸平原泥岩
(c)RusaTimur,中中新统下段 (StageⅣA)。泥岩与浅海相
图6 北 内带 中中新统烃源岩萜烷分布特征
2.4 有机质热演化程度
烃源岩中的有机质只有在埋藏深度足够大 ,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才能大量转化成石油 。镜质体反
射率 (R )是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成熟度指标 。J。北内带中中新统烃源岩R。介于 0.30 ~1.52 之间,
不 同地 区成熟度差异较大 ,总体上为东低西高 。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北内带东部地区为盆地边
缘斜坡,在同一地质时期相同层段 的埋深北 内带东部 明显较西部浅。如 图 7 (a)所示 ,北 内带东部
TigaPapan一1井中中新统烃源岩R 为 0.30 ~0.41 ,处于未成熟阶段 ,埋深较小 ,埋深为 1600~
1680m;而北 内带西部地区 (图7 (b))中中新统烃源岩埋深较大 ,多介于 3000~5000m之间,最大可
达 6000m,主要处于低成熟一成熟阶段;同时根据R。与深度的关系图 (图7(b))可以看 ,北 内带烃
源岩生烃 门限深度大约在 3300~3400m之间。
3 烃源岩生烃史
对烃源岩生烃史进行模拟 ,首先必须重建源岩的沉积埋藏史和热演化史 。研究表明,文莱一沙巴盆
地约在距今 14.7Ma时开始沉积充填并快速沉降,最大沉积速度超过 500m/Ma,一直持续到距今约
9Ma;随后 ,盆地进入稳定 (缓慢)沉降期 ,一直持续到现今 ,但沉 降速率明显变低 (图8);整个盆
地在沉积充填过程中一直处于统一沉降期 ,未出现 由于构造反转而造成的地层剥蚀或缺失,仅发生过 由
于海退而造成的地层局部剥蚀或缺失 。
在对盆地沉积埋藏史和热演化史分析的基础上 ,对北 内带烃源岩的生烃史进行 了模拟。从生烃史模
石油天然气地质 2O16年 5月
(a)北内带东部rigaPapan-1井 (b)北内带西部某井
图7 文莱一沙 巴盆地北 内带烃源岩成熟度剖面
拟图 (图9)可以看出,北 内带中中新统下段 (StageⅣA)烃源岩在晚 中新世晚期 (距今 约 8.7Ma)
进入生烃 门限 (低成熟阶段),此时对应 的门限深度约为 4000m,对应 R。为 0.5 ,在 晚中新世晚期
(距今约 8.2Ma)进入成熟阶段 (0.7 R。1.3 ),并随后进入生油高峰期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