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自己家长要补的功课.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反省自己 家长要补的功课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家庭教育是任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永远代替不了的。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能塑造孩子的个性、人格、文化品位和价值观念。 作者:莫忌华(中学高级教师,顺德学科带头人、佛山市名教师) 我在为《教好孩子就这么简单》一书搜集资料的时候,常常被一些案例所感动,也常常被一些案例所震撼。我在内心为那些幸福的家庭高兴,也为那些不幸的家庭难过。一种强烈的感觉撞击着我:要搞好家庭教育,我们的家长不仅需要学习、需要交流,更需要反省。然而,现实情况是:家长们学习的多,交流的少,反省的更少。 有关调查显示:80%以上的家长能够学习一些家庭教育书籍和杂志,但经常参加教育讲座、参与家庭教育交流的不到15%(如果算上平时同事、朋友之间的交流也不到70%),偶尔反省自己教育行为的家长较多,但经常反省的不到20%。我们时常看到的一些痛哭流涕进行反省的家长,往往是孩子已经出事的家长!(孩子都已经出事了,再怎么痛哭、怎么后悔也已经晚了!)面对这样的现实,也为了避免后悔,我必须提醒广大的家长,要补上反省这一课。 1、为什么反省——因为现实太残酷 爱孩子,关心教育孩子,是每个家长的本能和职责。将孩子培养成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每个家长的共同理想。 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们努力,我们付出,我们倾其所有、不记报酬、不讲代价、无怨无悔。我们把能够给予的爱毫无保留地给了孩子,我们把很大的精力和心血花在了孩子身上。 孩子一落地,我们就为他忙前忙后,又是喂奶、又是刷尿布、又是洗衣服。孩子再大一些,我们又教他说话、唱歌、读书、写字、做算术;再后来,又送他去学画、弹琴、弄电脑。还要陪他读书学习、给他批改作业,还要掏钱让他交友、旅游、长见识。 我们的眼睛一直盯在孩子身上,看他们是否长高了、长胖了?看他们是否健康、快乐?孩子离我们远一点的时候,又总是惦记着他们,惦记他们吃的咋样,睡的咋样?天冷了有没有加衣服?被子盖的严不严?我们还怕他们生病,怕他们遭罪,怕他们跟坏人有来往,怕了这个怕那个。可以说中国家长对孩子的爱、对孩子的无私奉献,是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得! 但是,我们在付出之后收获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现代家教》曾经载文:一个6岁男童,因母亲把一辆玩具小汽车送给来客,就当着客人的面,揪住妈妈的头发往墙上撞,嘴里还说:“我要教训教训你!”;一位三年级孩子的母亲,因丈夫遭车祸住进医院,动用了孩子的200多元压岁钱,孩子发觉后,硬要妈妈偿还,还说:“凭什么用我的钱?”;一位母亲把饭菜做好后到人工湖洗衣服,上中学的儿子回家见菜香可口,竟毫无顾忌地将菜吃光。妈妈回家问为什么不等父母,儿子竞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名初中男生用刀捅伤父亲,民警问他:“你捅伤父亲心里不难过吗?”他却理直气壮地回答:“这是他批评我的下场。”;一位初中女生在校谈恋爱,因父母阻止,竞吃了30片安眠药,并留下遗书:“我的死是爹妈逼出来的。” 看了这样的案例,你该有何感想?是悲哀?是感慨?是叹息?是震惊? 如果说上述案例有局限性的话,那么,下面的数据应该具有普遍性。 江苏省常州市妇联曾对700户家庭进行了“家庭教育现状”抽样调查,对于“你所关心的家庭大事是什么?”有近90%的家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子女教育。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同样的抽查,有54%的小学生在“最不喜欢的人”中填的竟是家长!这样的结果多么滑稽、多么悲哀、多么可怕!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这样的结果?今天的局面是怎么形成的?它肯定与我们不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有关!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现在家长“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比较普遍。约有33%的家长存在比较大的教育问题;绝大部分家长处于“会教育”和“不会教育”之间;只有16%的家长在孩子教育方面很成功,可以提供经验。一些西方学者也认为:中国家长很爱孩子,但是常常不会教育孩子!要么娇惯孩子,将孩子惯坏;要么严管孩子,将孩子管死。 细想起来,我们确实因为教育理念的不正确和教育方法的不恰当,做了许多违背孩子教育、成长规律的错事!为了理清头绪,我们还是像看电影那样,将近年来发生的一些有关教育的事件进行一次镜头回放吧! 多年前,中日两国近百名11岁至16岁的少年,联合在内蒙古开展了一次草原探险野营活动。组织者要求,孩子们须负重步行,自己安排食宿。 整个活动表明:中国孩子的意志薄弱,生活能力差,环境意识也差。他们不懂做饭也不愿意做饭,乱扔垃圾,借故解除“包袱”,稍有不适就坐车吃小灶。而日本的孩子却争着做饭,还能很好地照顾自己、帮助别人,在草丛里发现鸟蛋,就用树枝围起来以示保护,生病了也坚持负重步行,说是一定要经受住考验。两国少年的鲜明对比,使日方一位组织者骄傲地断言:“你们这一代人,不是我们的对手!” 日方所言,虽结论太早,但是冷静地想一想,确实让人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