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火神传说与灭火故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火神传说与灭火故事

辽宁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古代火神传说与灭火故事 姓名:陈昕馨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指导教师:王立 中国古代失神传说与灭兜故事 中国古代火神传说与灭火故事 研究生: 陈昕馨 指导教师 王立 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研究方向: 主题学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火神传说与人的身家性命有重要联系,由此派生 出若干表达方式:一、人做出善行就可以预知、免于火灾;火神具有 人的情感和伦理原则,知恩圈报;贵人未发迹时遣火神也可免灾;贵 人在场可以遏止火灾。火神态度视人的身份、地位、态度而变化,被 赋予了人的主体性。这说明火灾发生与否,在许多情形下,主动权还 是掌握在人的手中。二、火神,多呈现出赭农小儿、红衰红裙妇人、 妖异之“物。。和菜种小动物形象。三、从灭火信奉上看,往往是遥知 异地火灾,喷水喷酒救火;侠义禽兽代灭火,颂经信佛得佑,以石和 以水镇火,以及因德、因义、因孝感动火灭。火神传说,体现了中国 古入对人生命和命运的关注,形象逼真地反映了古人的避害心理,熔 铸了人的生命意识、人道主义精神和入伦理想。古代对于火神的形象 塑造和审美表现,基本上是道德化曲,相信通过人类自身的行善、积 善和孝行义举感化火神,透露出惩恶扬善伦理文化的道德训诚意旨。 中国古人总是对火神敬畏有加,寄希望于火神对人类的伦理关怀,一 定程度上限制了对火灾的科学认知和防火技术探讨,从而在文北观念 上限制了防火措施的完善和进步。 关键词:火神;传说;佛经故事;灭火 “火”及火神,在国外主蹶学理论中,属于“工具和元件”的母题等级, (其他如:树、春天、河流等)(1】。这里,围绕着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火” 的意象母题,将相关传说作为火崇拜的文学扩展,从文学与民俗祟拜交叉的领 域,观照二者相生互补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诸般文化内蕴,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 究奠定基础。 中囤古代火神传说与灭火故事 引言:火灾的酷烈及相关载录 火,在中国古代是一个较早为人认识的自然现象和毁灭性的自然力,在阴 阳五行观念中即有“火”。《释名》称:“火,化物也,亦言毁也,物入即皆毁坏 也。”《尚书》称:“洪范五行,--151火,火日炎上,炎上作苦。”唐代欧阳询《艺 文类聚》卷八十辟有火部(火、烽燧、灯、烛、庭燎、灶、薪炭灰、烟)。宋初 李防等人编撰的《太平广记》五百卷,其卷三百七十三“精怪”门也有火一娄。 宋人吴淑的《事类赋》中也有“火”一赋,这是较之唐人李峤《单题诗》的既 有条目新增设的。此外宋代大型类书《文苑英华》和宋入祝穆的《古今事文类 聚》也都有列有“火”一门。 描绘歌咏火灾的酷烈,古代诗文不少。如中唐柳宗元《行路难三首》其二, 对山火焚毁林术进行了富有同情心的刻画;“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札与椽。 深林士翦十取一,百牛连鞅摧双辕。万围千寻妨道路,东西蹶倒山火焚。遗馀 毫末不见保,踊跞碉壑何当存。群材未成质已天,突兀酵豁空虽峦。柏梁天灾 武库火,匠石狼顾相愁冤。君不见南山栋梁益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该诗的 确道出了林木损失的一个主要原由,是那可怕而难于遏止的山火。 元好闯《续夷坚志》卷二叙述都城中的大火:。大安末,都城频岁大火, 凡被焚之家,或墙壁间,先有朱书记之。寻即火起,互相访问,无不然者。凡 延烧三数万家。市中佛阁,自唐日有之,辽人又谓之护国仁王佛坛。‘千手眼大 悲阁’字,虞世南所书,及阁被焚,卫绍王有旨,令救世南书榜,颜盼中已无 及矣。识者谓护国坛被焚,不祥之甚。不一年,遂有虎贼弑逆之祸。”除了把火 灾看作是人世社会灾难的预兆,古人还总不忘记“水火无情”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