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区域经济和中心南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区域经济和中心南移

(1)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推动农耕文明的发展 (2)促进了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 2、古代人口迁徙产生什么影响? (3)人口分布状况的改变 (4)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人口有过五次大规模的迁移,即南北朝“八王之乱”引起的“永嘉南迁”;唐代“安史之乱”后汉人大规模南迁;北宋“靖康”后北人第三次南迁高潮;明初政府屯垦戍边大规模北迁以及清代人口激增而向山地和边陲的大迁移。这些移民大潮中,越出国境向海外移民的人数不多,规模不大。明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随着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移居海外的中国人才日渐增多,至明末清初,估计约为10万人,到鸦片战争前夕则增至100万左右。 ——摘编自丘立本《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人口的国际迁移》 远在三国时,九江已形成港口,这里是东吴水军活动的重要基地。东晋南朝时,九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较快,成为商业繁盛的港埠,史称“南开六道,途通五岭,北导长江,远行岷汉”。隋唐时,自京城长安至岭南广州的著名大庾-梅岭商路重新拓展开通,经九江集散的货物增加,九江有了新的发展。宋代在九江设有转搬仓、茶运司,元代在九江设立榷茶都转运司,船只往来更为频繁。 ——《九江经济发展回顾》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夫山西饶材、竹、榖gu3、纑lu2、旄mao2、玉石。 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特别重视土地的出产,这就是《系辞下》所谓的“与地之宜”,包括植物和矿物。战国、秦、汉称华山或崤山以西为山西,就是所谓的“关中”,也用来指太行山以西。这里的山西,可能指的是后者。“饶”是丰富的意思。材,就是木材。竹,没有问题。穀,和谷子的“谷”(谷)的音形相近,但穀的左下是禾,谷(谷)的左下多一横。穀也就是楮树,树皮可以造纸。《水浒传》二十四回武大郎绰号“三寸丁谷树皮”,三寸丁用来形容矮,穀树皮皱巴巴的,用来形容丑。纑是山中的野麻,可以用来织布。旄是牦牛的尾巴,可以用作旌旗的装饰。古代左持钺右持旄,用来象征兵权,整肃军威。玉石,有一个本子没有“石”,大概觉得石不会是宝贝。我以为原文也可能有石,石应该是含玉的矿。玉石就是可以开采的玉和玉矿,有一句成语叫“玉石俱焚”。 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 和山西相对,战国、秦、汉称华山或崤山以东为山东,就是所谓的“关东”,也用来指太行山以东。这里的山东,也可能指的是后者。多鱼、盐,是因为靠近海。中国古代产丝,欧洲人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即产丝之国),根据的是丝的译音。声色就是乐队女子,当时把歌舞的舞女也当成物品,算作某地的特产。电影中常见那些在君王面前跳舞的人,就像没有灵魂的一队机械性东西。 江南出棻fen1、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玳dai4瑁mao4、珠玑ji1、齿、革。 ?楠指楠木,是一种贵重的木材。梓也是一种贵重木材。姜,生姜。桂是一种香料。金、银、铜、铁、锡是五金,金是五金之首,锡是五金之尾。连,裴駰《集解》说“铅之未炼者”,大概类似于铅矿石。丹沙是炼汞的原料,下文有“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道家通过铅和汞来炼丹,有后来属于化学的外丹,还有属于生物化学的内丹。犀是犀牛,犀牛角很贵重,现在已禁止交易。玳瑁,一种类似于乌龟的动物。珠玑,珠是圆的,玑是方的。形容某人的文章好,有所谓“字字珠玑”。齿,象牙。革,皮革,老虎皮、牛皮之类。 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zhan1裘、筋角。 龙门在今山西河津县,碣石在今河北乐亭县。也有人认为碣石就是今河北昌黎县西北的碣石山(周予同主编《中国历史文选》上册,137页),此地靠近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曹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应该就是此处。龙门、碣石的北面是草原和牧场,所以多马、牛、羊。旃就是羊毛织成的毡,《长征组歌》所谓“草毯泥毡扎营盘”,形容当时的艰苦环境。裘是皮大衣。筋是做弓箭用的弦,角是号角,在军事上有作用。 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釭gang1置。 在方圆千里的大山中东一块西一块,像棋子一样,分布着铜矿点和铁矿点。 此其大较也。这就是物产的大略。 第三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南移 课标:了解古代农业经济空间布局的基本特点,认识我国古代经济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和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 课标内容分解: (1)中国古代四大经济区----多样性和不平衡性 (2)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方向、原因和影响 (3)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原因、影响 ------引申:课本上提到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 概念阐释 区域经济 是指由于历史、自然条件等原因,在特定区域内所产生的产品、经营模式和地方特色基本相同的经济。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