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Midea in China创新
THANK YOU! 作者: 李常生(Eddie) 林小圓 (Amy) 3/24/2010 Taipei leechangsheng@.tw All photos from internet 目录 中国制造 MADE IN CHINA Chinese breeze 中國風 外國人眼裡的中國 To see China from outside world 香港 Hong Kong Chinese decoration 中國傳統飾品 月餅 Chinese moon cake 中國人也喜歡coca cola Chinese also like coca cola Chinese Painting 中國畫 中國瓷器 中國古典庭園 Chinese garden Tea pot 1. 中国制造在国际中的地位、出口的主要产品结构、不足 2. 中国制造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市场 3. 中国制造面临的贸易壁垒及应对措施 中国制造在国际中的地位 中国制造的产品已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就产品产值而言,中国是世界第四大工业基地,排在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 据国内经济研究权威机构长城经济技术研究所最新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家电、医药、电子等10个制造行业的80种产品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种种迹象似乎都预示着中国将以较快的速度成为全球新的制造业中心,跻身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强国,被称为“世界工厂”。 198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约占全球总值的1.5%,仅为发展中国家巴西的一半; 199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巴西,位居发展中国家之首,约占全球比重的2.7%,全球排名第8位; 200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全球占比达到7.0%; 2004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份额上升到10%,取代德国进入三甲; 2007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增加值中占比已升至14%,在全球制造业排行榜上与日本并列第二。 据美国研究机构环球透视预测,2015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将超越美国。 一组直观的数据: 中国制造出口的主要产品结构 单位: 亿美元 年份 总 额 初级产品 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 饮料及烟类 非食用原料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动、植物油脂及蜡 工 业制成品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 机械 及运输设备 杂项制品 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2007 12204.56 615.09 307.43 13.97 91.16 199.51 3.03 11562.67 603.24 2198.77 5770.45 2968.44 21.76 2008 14306.93 779.57 327.62 15.29 113.19 317.73 5.74 13527.36 793.46 2623.91 6733.29 3359.59 17.10 2009 12016.12 631.12 326.28 16.41 81.53 203.74 3.16 11384.83 620.17 1848.16 5902.74 2997.47 16.29 2010 15777.54 816.86 411.48 19.06 116.03 266.73 3.55 14960.69 875.72 2491.08 7802.69 3776.52 14.68 2011 18983.81 1005.45 504.93 22.76 149.77 322.74 5.26 17978.36 1147.88 3195.60 9017.74 4593.70 23.43 中国制造存在哪些不足? 近年来,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产业基础更加牢固,但总体上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离工业强国的距离还很远。而这个“距离”,主要表现这几个方面: 大多数产业尚未占据世界产业技术制高点; 一些生产规模大、市场占有率很高的国产产品,技术质量和档次并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一些国产产品的整机质量达到甚至超过了国际先进水平,但关键零部件仍然在相当程度上依赖进口; 中国产品文化含量(品牌价值)薄弱,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竞争力差距较为明显。 简单说,过去“中国制造”走的是一条平推式的扩张路线,其特点是平铺扩张、求大求快,差异性弱、模仿性强,文化含量低、逐利倾向高,结果是大多绕过了产业技术的战略制高点,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 中国制造出口的主要国家和市场是那些? 排名前七位贸易伙伴基本稳定,分别为欧盟、美国、日本、东盟、香港、韩国、台湾,贸易总额都超过了1000亿美元,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70%,这是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市场 2011年中国在全球的十大贸易伙伴排名 第一位:中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