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纯文学”视野下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收获》《朝花夕拾》栏目略析.pdf

“纯文学”视野下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收获》《朝花夕拾》栏目略析.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2007年第4期 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总第 129期 No.4 2007 JournalofJinan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 Sum No.129 “纯文学”视野下的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 — — 《收获》《朝花夕拾》栏 目略析 王列耀。,颜 敏 (1.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传媒研究中心;2.暨南大学文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摘 要] 1986年到1990年间,《收获》开设了专门引荐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的专栏 《朝花夕拾》,“专 栏”的传播策略强化了 “纯文学观”的内涵与重要性,体现了杂志富有个性的传播理念;但这种 “纯文学观”作 为一种整体的传播视野,却对大陆学界定位与研究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产生了不利影响。 [关键词] 纯文学观;朝《花夕拾》;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传播理念 [中图分类号] I20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072(2007)04—0088—05 1986年到 1990年问,《收获》开设了介绍 虽然时至今 日,对于何为 “纯文学”尚难有定 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的专栏 《朝花夕拾》,五年 论 ,但 1980年代在中国大陆建构的 “纯文学”观 共介绍作品42篇,作家34名、评介性文章26 念内涵却有特定所指 ;首先它昭示着文学摆脱 篇。从整体来看,作为一个专栏,《朝花夕拾》 了 “政治束缚”与 “工具论”后的独立 自主性,特 自无法与 《海峡》、《台港文学选刊》和 《华文文 别强调文学的审美价值;其次,它有着浓烈的精 学》等专门性期刊相比,但在众多同类专栏中, 英色彩 ,认为 “纯文学”与 “消遣的、大众的通俗 却很有特色。如 《当代》的 《台港作品》,《花城》 文学”有着不证 自明的高下之别 。那么,这一 的 《香港文学作品选载》、《港台作品》,《福建文 主导的文学观念对于大陆传播与接受台港暨海 学》的 《台湾文学之窗》,都意在引荐台港及海外 外华文文学有无影响呢? 华文文学,但这些专栏开设时间常见断裂,命名 对于文学期刊而言,其传播活动必然受制 也较为直接甚至随意,难以体现出个性,也难以 和呼应着时代的要求,正如李频所言,期刊出版 呈现独特的审美追求。而 朝《花夕拾》这一专栏, 机制的核心在于连续 出版 ,期刊品牌也在连续 却五年如一日,一直保持着 自己的刊发模式与编 运作方式与社会持续的能量交换过程等方面的 辑风格,可谓大陆传播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潮流 关联中形成。杂志与时代同步性的命题也就因 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此显现其理论意义 J2。因此,文学期刊对于 8O年代中期到 9O年代初,正是大陆文学 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传播,也将在时代的镜 界谋求建构、积极推崇 “纯文学”观念 的时候 。 照之内;选择有代表性的文学期刊,分析其具体 [收稿 日期] 2006—12—30 [作者简介] 王列耀(195o一),男,湖北武汉人,暨南大学海外华文文学与汉语传媒研究中心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 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颜 敏 (1977一),女,湖南涟源人,惠州学院中文系讲师,暨南大学文学院2005级文艺学博士生,主要从事批评理论 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① 张宁在 《底层与纯文学:两个不相关的事物的相关性)(载 《江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5期)中对8O年代的纯文学观 念也有类似的阐释。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