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洗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 X8 k, E7 C??N) m
3 K S, J# a$ L) T. _6 L( D; F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7 K. D; S$ ?( Z:化学品中文名称:希有油 ( U8 E# S l0 W9 V0 p9 ]1 v T f$ W% x2 o+ e- [化学品英文名称:Wash Oil+ J: u4 V9 X0 O??Q3 D, Q??r3 h4 V+ T( p中文名称2:洗涤油、吸苯油2 K+ z7 R; U$ n. e# Z0 g( q# V9 I w8 K! ~* K4 {8 \英文名称2:% \4 {5 f: [8 O/ P??H2 [! V2 n1 p# R; ?$ _ {8技术说明书编码:. y/ w ~??U) g# @9 V/ s w8 I) J6 S8 [3 \, S+ l; o3 K: x:. 3 U+ H1 N??c# ? J l. r企业地址企 g. F! ^! C) O+ y; e1 ^ t, O8 u% K% R$ F% S3 B a/ U% F9 @; j??H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 j5 z. h. {+ W2 x; |1 w9 W# W9 g# x有害物成分 ` \3 J% G4 H, @$ o [$ N1 j$ O; U# D7 p+ N4 F) o) r7 J含量+ e+ F. H- ~2 y# K# j \. D n, r oCAS No. @- d ^ `2 W) [- c, G0 |$ K8 q 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4 q??m$ X: v d$ N1 L/ r7 O7 k8 v??i5 t2 R危险性类别:第3.2类 易燃中闪点1 G??U ^- u) X??n e7 \8 f9 l+ G1 B) c??l) Q$ b侵入途径:吸入;经皮吸收9 D- o1 N% z- A. p. t2 c* I2 A/ O, T??i- C4 ^健康危害:作用于皮肤,引起皮炎、痤疮、毛囊炎、光毒性皮炎、中毒性黑皮病、疣赘及癌肿。可引起鼻中隔损伤。$ M; @) I O/ [ ~ m1 h??l; z$ n, e* ^) P- G. _, Q$ f8 C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S4 k; ?% [??v _1 @1 k- C4 r v6 S. Y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为致癌物。7 ]6 X+ T( Y0 {% V1 P;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6 |7 }0 E# _8 ~4 @(g$ {2 X X( ^ v2 [7 u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8 y7 J2 o7 {9 J; ]* U* X7 w7 J3 ~5 H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1 s t0 j6 O V0 W4 S??W# { T: k! b2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2 z9 \! G! m i7 z+ t$ A6 Z??]. T# l. l2 x- o7 w* ~( u% l0 t食入:尽快彻底洗胃。就医。, ?- S6 L$ E- w* s % q% ]+ F/ m1 c z)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6 J9 b ( J3 L+ H2 r K, q4 `3 F0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6 f4 a% R! `# u. |) P. n) `; \ N# l+ y8 T+ q0 S3 U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1 s( U3 j0 B$ q??~# N, H4 f9 e$ k- m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W; m- U. A9 j: d( u/ e ?; P5 q$ p R% u+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X$ o) ]0 P??O: O% @- a z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