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注:福州已在格致中学内重修鳌峰书院,有福州人问:清代四大书院的另外三个现在何处?本文似可解答,也期盼另三个书院也有重修之日,让今人有幸重睹古代书院之芳华。)
福州文化,源远流长。福州诗教,始于五代。侯官萧膺等4人同科进士及第,朝士作诗贺之:“几人天上争仙桂,一岁江南折四枝”。福建书院可溯至宋代南渡之时,功能大致分三类:讲学、庙祀、课士。福州最早的书院是明代共学书院,设在西门街。康熙早期,福州书院初起,至中期渐兴,属于全省性的书院有四所:鳌峰、凤池、正谊、致用,称为“清代四大书院”。声名最为显赫者当数鳌峰,在近200年间是福州最高学府和学术源地,凤池、正谊为当今名校“福一中”之前身。近有文化专家在媒体上形容道:“书院文化”是福州这一历史文化名城一道耀眼的风景线,但身陷岁月云烟,已不为人所关注,宛如一座正在废墟底下沉睡的文化富矿。
一、鳌峰书院,风光绝闽
鳌峰书院由世称“天下第一清官”的理学大家、福建巡抚张伯行于清康熙年间(1707年)所创办,是一所讲学书院,确切地点在今之鳌峰坊16号(现福州师范二附小校园内),因其南面正对着于山顶上的鳌顶峰,取“独占鳌头”之意而得名。在鼎盛时期,建有藏书楼、监院公廨、大成殿、文昌阁、五子祠、二十三子祠、张公祠、三贤五先生祠、正宜堂、崇正讲堂、敦复斋、笃行斋、崇德斋、致用斋等楼群,计有学舍140多间,一个能容纳400考生的考棚。院内有假山荷池,亭台幽径,富“园林之胜”,是福州古建筑瑰宝,迄今惜已毁失殆尽。嘉庆年间修纂《鳌峰书院志》,留下当时建筑设施的详载及全图。清初闽台战火连年,郑氏政权誓不降清,又历“三藩之乱”,民不聊生,地僻财尽,长达数十年的战乱,文教设施凋零不堪。康熙在平叛、收台后,急欲恢复闽台经济民生,希望朱子理学的故乡早日恢复“海滨邹鲁”、“学校未尝虚里巷”,“城里人家半读书”的盛世景象,于是特意派张伯行治闽,张创办鳌峰书院在当时是犯大忌的,按清初律例不允许地方官员擅自创办书院,以防封疆大吏结党聚众,借讲学谋反。张创办鳌峰书院虽说是聚众讲学、昌明学术,但可能经过康熙特许,否则难以开办和维持。书院创办不久,康熙就亲题“三山养秀”匾额,御赐藏书和库银,充分表达其恩准“以文治闽”之意。
至雍正11年(1733年),清廷改变了以往对书院的限制政策,诏令全国普设书院,要求每省须在省会确立一所面向全省招纳生员的重点书院,所需银两均由国库补贴,鳌峰书院得以顺利发展达198年,成为福州历史文化特定高峰时期的标志,是清代福建名人的摇篮。
鳌峰书院以弘扬程朱理学为宗旨,以教、学、研、编为经,以出当世名士为纬,定期从全省择优录取秀才,聘各方名士讲学,大学士李光地就曾应邀前来讲学,在全国颇有影响,在学术水平、教学质量及办学规模方面都堪称当时东南第一学府,在全国享有崇高地位。如,清朝拨给全国各省重点书院的经费,一般不超过两千两,唯独鳌峰书院拨给四千余两;乾隆皇帝登基不久就为书院御题“澜清学海”,并给赐帑;嘉庆时,书院又大规模翻修扩建,“规模制度宏琏丰敞,盖不特视昔有加,求之各省,或罕俪矣。”各级地方官员也纷纷资助,福建历任封疆大吏如总督满保、玉德,巡抚陈瑸、赵国麟、李殿图等,都对鳌峰书院重点扶持。百余年间,福建省、府、县各级官员坚持每人每年为这所书院捐款100两银子,形成惯例,使福州崇学重教传统得以发扬光大。在福建文化史上,如此长时间地持续得到中央最高政权青睐的学术机构,仅此一例。对福州而言,鳌峰书院历史、文化地位极其特殊,对清末船政文化兴起无形中已先做了扎实的人才准备工作,对近代福州人才群体的崛起产生重大影响。
鳌峰书院的历任山长有:蔡璧、林枝春、朱仕琇、孟超然、郑光策、陈寿祺等人。从1707年创办到1905年,全国性撤销书院,改建学堂,鳌峰改为近代学堂“校士馆”,存续198年,近两世纪。据《鳌峰书院志》载,截至嘉庆10年(1805),共考取进士163人,举人700多人,“上者醇茂敏达出为公卿,次亦化其乡人。”其中有著名理学家蔡世远、雷鋐、孟超然、郑光策等;有撰写《郑成功传》的郑亦邹;有早期开发台湾的蓝鼎元;有怒斩皇子的传奇人物陈若霖;有大学问家陈寿祺、梁章钜;有“开眼看世界”并在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廖鸿荃、张际亮等等一大批学子,均为占据鳌峰一席之位的高才生。
清代台湾书院绝大多数建于清康熙后期,深受鳌峰书院影响。前台大教授张正藩写道:“台湾书院所定规制,大体与闽省同。盖台湾居民泰半为闽籍,其所建书院亦多取则于八闽,尤以受福州鳌峰书院之影响特大。” 鳌峰书院曾直接接收台湾学生,曾是当时台湾学子心目中高山仰止的求学圣地。“十郡士膝踠足而至”,“十郡”即指康熙收复台湾后,将台归闽辖,福建由九府加上台湾府,称为“十闽”长达201年。在《鳌峰书院志》中记载了许多台湾学子来鳌峰求学的情况,详载名姓。鳌峰学子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具身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与应用技术.pdf VIP
- 具身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具身智能大脑,人形机器人发展.pdf VIP
- 半导体外延工艺技术发展趋势.pptx VIP
- 离散制造数字化智能工厂解决方案.pdf VIP
- 2025年度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策略.docx VIP
- GB∕T 1355-2021 小麦粉 GB∕T 1355-2021 小麦粉.pdf
- 欧洲人的标准 EN10088-1-2005-Eng.pdf VIP
- Panasonic XQG70-E70XS E70GS E70GWwashing machine Manual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函数的定义与函数的性质.pptx VIP
- 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养老机器人,AI养老.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