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发电02.pptVIP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阳能发电02

主讲: 黄志昌 副教授 单位: 自动化技术研究所 §2 第二章 太阳能光伏发电历史和现状 1958年开始进行光伏器件研究 1971年3月在我国发射的第二颗人造卫星——科学实验卫星实践1号上首次应用由天津电源研究所研制的太阳电池。 1973年天津港的海面航标灯上首次应用由天津电源研究所研制的太阳电池,航标灯上应用14.7W的太阳电池。 2.3、中国的光伏发电历程 §2 第二章 太阳能光伏发电历史和现状 1977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只有1.1kW,价格高达200元/W,光电转换效率为6%~10%。 1979年我国开始利用半导体工业废次硅材料生产单晶硅太阳电池; 2.3、中国的光伏发电历程 §2 第二章 太阳能光伏发电历史和现状 2.3 中国的光伏发电历程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先后引进了一批美国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使得中国的光伏工业开始起步。先后建立单晶硅电池生产企业,如宁波太阳能电源厂、开封半导体厂、云南半导体厂、秦皇岛华美太阳电池厂等。 1987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达到100kW/年,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价格降到40~45元/W,光电转换效率达到8%~12%。 §2 第二章 太阳能光伏发电历史和现状 2.3 中国的光伏发电历程 1997年,中国单晶硅光伏电池总产量为1.8MW; 2001年达到3.0MW,其中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产量为400kW 。 价格从1997年的42~47元/W降为2001年的35~40元/W。其中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价格为23~25元/W,光电转换效率为4%~6%。 §2 第二章 太阳能光伏发电历史和现状 2.3 中国的光伏发电历程 到2000年底,中国已形成8.5MW/年的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其中,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产量为6.5MW/年,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产量为2.0MW/年。 以深圳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已经形成中国最大的光伏器件及系统来料加工区,2000年用进口光伏电池封装组成的太阳能草坪灯、太阳能庭院灯和各种光伏系统出口总量达2MW以上。据不完全统计,至2000年,中国安装的各类光伏系统的累计量已达20MW。 §2 第二章 太阳能光伏发电历史和现状 2.4 深圳园博园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日前装备了的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正式对外开放。这套由世界能源巨头BP参与建设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兆瓦。是目前中国乃至亚洲总装机容量第一的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同时,也是 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兆瓦级大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之一。 §2 第二章 太阳能光伏发电历史和现状 深圳园博园 2.4 深圳园博园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黄志昌 第二章 太阳能光伏发电历史和现状 太阳能光伏发电 应用技术 波兰科学家Czochralski发展生长单晶硅的提拉法工艺; 1918 Hallwachs发现铜与氧化亚铜(Cu/Cu2O)结合在一起具有光敏特性;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发表关于光电效应的论文; 1904 弗里兹(Fritts)制成第一个“硒光伏电池”用作敏感器件 1883 亚当斯(Adams)和戴(Day)在硒片上发现固态光伏效应 1876 史密斯(smith)在硒片上发现固态电导效应 1873 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Becclurel)发现“光生伏打效应”。简称“光伏效应”。 1839 事 件 年份 2.1 历史 第二章 太阳能光伏发电历史和现状 朗格首次提出用“光伏效应”制造“太阳能电池”实现由太阳光能变成电能;布鲁诺将铜化合物和硒银电极浸入电解液,在阳光下带动了一个电动机。 1931 B.Lang研究氧化亚铜/铜(Cu20/Cu)太阻电池,发表“新型光伏电池”论文;W.Schottky(肖特基)发表“新型氧化亚铜(Cu2 0)光电池”论文,提出Cu20势垒的“光伏效应”理论; 1930 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由于1904年提出的解释光电效应的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921 波兰科学家Czochralski发展生长单晶硅的提拉法工艺; 1918 2.1 历史 第二章 太阳能光伏发电历史和现状 Wayne州立大学Dan Trivich博士完成基于太阳光谱的具有不同带隙宽度的各类材料光电转换效率的第一个理论计算; 1953 生长p-n结,实现制备单晶锗电池 1951 奥尔在硅上发现光伏效应。 1941 L.0.Grondahl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