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普通话概说.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普通话概说.PDF

第一章 普通话概说 延边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孙惠欣 第一节 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是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通用语言, 也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普通话中的“普通”不是“普普通通”的意思, 而是“普遍通行”的意思。其定义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 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一、汉语与普通话的形成 现代汉语是世界上最丰富发达的语言之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 多的语种,是联合国规定使用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其他五种是英语、 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 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人们就已经认识到,社会交际必须使用一种统 一的共同语言。先秦时期,曾有一种类似 “普通话”的统一的、规范的 口语,称作“雅言”。在史书上记载,孔子在读古书、行古礼时就使用 雅言。在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把共同语叫做“通语”。 在明、清之际被称作 “官话”,辛亥革命以后称为“国语”,新中国成 立之后则称为“普通话”。 “普通话”一词,最早见于书面是1906 年朱文雄所著的《江苏新 字母》一书中,他提出了“各省通行之话”即为普通话。此后,鲁迅、 瞿秋白、陈望道等也先后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到过“普通话”。但他们所 说的“普通话”只是指与闻言和方言土语相对的各省之间的通用语,没 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直到 1955 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 语规范化学术会议”的召开,才给“普通话”做了一个科学的定义,即: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为语法规范。这一标准包括了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 (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语音标准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指以北京语音系统作为普通话的语音系统, 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以及它们之间的拼合规律、语音变化规律、语音 特点等。这里不包括北京话中的土语、土音,如北京话的轻声、儿化比 较复杂,需要加以规范等。对于北京话里有分歧的读音,应以《审音表》 和《现代汉语词典》公布的规范读音为准。 世界各民族语言的标准音,一般都是以某一地方的方言语音系统作 为标准,普通话也不例外。由于近一千多年来,北京一直是中华民族政 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此,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汉语历史 发展的必然结果。长期以来,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官话”,随着当 时政治的影响和宋元以来白话文学的感染力传播到全国各地。“五四” 运动以后掀起的“国语运动”,又极大促进了北京语音的传播。新中国 成立以后,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语音的影响就更大了,以北京语 音为标准音是历史的必然。 (二)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词汇标准 北方话词汇是普通话词汇的基础和主要来源。在我国众多的方言中, 北方话区域包括长江以北地区、长江南岸部分沿江地区、湖北大部分地 区等。北方话是使用人口最多、地域最广、通行面最大的一种方言,其 分布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3/4,使用人口占说汉语总人数的 70% 以上。 普通话词汇以北方话为基础,同时它又吸收了其他方言以及外语中富有 生命力和表现力的词语,如“垃圾”、“尴尬”、“冰淇淋”、“基因”、“克 隆”等。同时,普通话还从古代汉语里吸收有生命力的词语,如“诞 辰”、“夫人”等。因而,普通话的词汇远比北方方言的词汇更为丰富。 但普通话的词汇中不包括北方话中的土语、俚语,一些特别具有地方色 彩的词语和过于粗俗的词语均未列入普通话的范畴。 (三)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语法标准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语法标准就是用词 造句所遵循的共同的、正确的标准。“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 规范”指的是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标准。“典 范”是指这种书面语是经过提炼加工的合乎现代汉语发展规律的,而不 是未经加工的原始形态的口头语;“白话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现代白 话文著作”指的是“五四”以来形成的以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著作,不包 括古代和近代的白话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它建立在 口语基础上,但又不等于一般口语,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口语。这些 著作在语法中的一般用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和比较长期的稳定性,从 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