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浮游藻类功能群的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pdfVIP

洞庭湖浮游藻类功能群的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洞庭湖浮游藻类功能群的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pdf

中国环境科学 2016,36(12) :3766~3776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洞庭湖浮游藻类功能群的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汪 星 1,2,3,李利强 4,郑丙辉 1,2,3*,刘 琰 1,2, 田 琪 4,王丽婧 1,2,3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 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国家环境保护饮用 源地保护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3. 国家环境保护洞庭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南 岳阳 414000 ;4.洞庭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湖南 岳阳 414000) 摘要:2013 年 3 月、6 月、9 月及 12 月采集了洞庭湖 11 个断面的浮游藻类,并对所采集的藻类进行了功能群划分,结果显示,洞庭湖的浮游 藻类可以分为 24 个功能群:A、B 、C、D 、E 、F 、G、H1 、J 、LO 、LM 、M 、MP 、N 、P 、S1、SN 、T 、W1 、W2 、X1 、X2 、X3 、Y,所反 映的生境特征主要表现为对分层敏感、频繁扰动且混合程度较高的浑浊型中 富营养型水体.不同时期调查的藻类优势功能群存在明显差 异,其中,B(中营养水体、对分层敏感) 、D(较浑浊的浅水水体) 、J(混合型高富营养浅水水体) 、MP(扰动频繁的浑浊型浅水水体) 、P(混合程 度较高中富营养浅水水体) 、Y(广适性)在四次调查中的优势度均0.02,成为洞庭湖的绝对优势功能群,洞庭湖藻类优势功能群不同时期的 演替规律为:3 月 MP+P+D+B 经 6 月 MP+J+P+D+B 与 9 月 MP+J+P+D+B+LO+Y 转变成 12 月 MP+J+D+Y.CCA 分析结果显示,洞庭湖藻类 功能群分布受水环境因子影响较为明 .整体上,T、pH 值、DO 、CODCr 、NH3 N 及 TP 是影响洞庭湖藻类功能群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洞庭湖;藻类功能群;优势度;环境因子 中图分类号:X8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6923(2016)12 3766 11 1,2,3 4 Composition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algal function groups in Dongting Lake. WANG Xing , LI Li qiang , ZHENG Bing hui1,2,3* 1,2 4 1,2,3 , LIU Yan , TIAN Qi , WANG Li jing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riteria and Risk Assessment,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100012, China ;2.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Laboratory of Drink Water Resource Protection,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100012, China ;3.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tif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 for Lake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