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教案胶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兽医微生物学教案胶片

推荐参考书 1、陆德源 主编 医学微生物学 第3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 2、黄秀梨 主编 微生物学 第1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年 3、杨景云 主编 医用微生态学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7年 4、徐建国 主编 分子医学细菌学 科学出版社 2000年 5、林万明 主编 医学分子微生物学进展 第二集, 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3年 5、于玺华 车风翔 主编 现代空气微生物学及采检鉴技术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1998年 7、徐建国等 译 医用细菌遗传学指南 科学出版社 1998年 8、Greenwood,D. Slack,R. and Peutherer ,J. ed Medical Microbiology Fifteenth edition k科学出版社英文影印版 1999 “微生物”不是分类学上的名词。 那些形体微小(<0.1mm),结构简单,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能生长繁殖及发生遗传变异,用肉眼难于看到,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的低等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microorganism)。 大多数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还包括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根据是否具有细胞结构及真核结构可区分为: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具细胞结构的原核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 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 真菌: 酵母菌、霉菌、蕈菌等 原生生物: 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 微生物在生物六界系统中的地位 生物界名称 主要结构特征 微生物类群名称 病毒界 大小为纳米级,能通过除菌滤器。无典型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宿主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病毒 、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原核生物界 为原核生物,仅有原始核质,细胞中无核膜与核仁的分化,细胞器不很完善,大小为微米级 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 原生生物界 细胞中具有核膜与核仁的分化,为小型真核生物 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 真菌界 单细胞或多细胞,细胞中具有核膜与核仁的分化,为小型真核生物 酵母菌、霉菌、蕈菌等 植物界 细胞中具有核膜与核仁的分化,为大型非运动真核生物 动物界 细胞中具有核膜与核仁的分化,为大型能运动真核生物 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发展时期 经历时间 特点和标记 代表人物 史前期 8000年至公元1676年 人类已经在利用微生物,如发酵、酿造等,但未发现微生物的存在。 各国劳动人民 初创期 1676-1860 世界上第一次发现微生物的存在(当时称“微动体”--animalcules ) Antony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 奠基期 1861-1896 开创了寻找病原微生物的“黄金时期”,并从形态描述到生理学研究的新水平 Louis Pasteur (1822-1895) Robert Koch 发展期 1879-1952 用无细胞酵母汁发酵酒精成功,开创了微生物生化研究的新时期 普通微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开始形成 Eduard Buchner M. Doudorff 成熟期 1953年以后 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微生物学成为分子生物学中的重要研究对象。20世纪70年代后微生物学成为生物工程学科的主角 J.D.Watson and H.F.Crick 微生物学的先驱者及其贡献 Anthony van Leewenhoek(荷兰,1632-1723)1675-1676年利用自制单式显微镜(放大约200倍,可分辨直径约1um 物体。发现在水、泥巴、唾液、肠道内容物中有大量的微生物。正确地描述了微生物有球形、杆状、螺旋样等,为微生物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Louis Pasteur ( 法国,1822-1895),微生物学奠基人 首先实验证明有机物的发酵与腐败是由特殊的微生物引起的; 传染病也是有特殊的微生物引起的; 将病原菌减毒,可使其转变成疫苗(鸡霍乱、牛羊炭疽、狂犬病及白喉病疫苗); 为防止酒类发酵成醋创用的加温处理法就是至今沿用于酒类和乳类的巴氏消毒法。 在巴氏德的影响下,英国外科医师Joseph Lister(1827-1912)创用石炭酸喷洒手术室和煮沸手术用具,以防止外科手术后继发感染,为防腐、消毒及无菌操作打下基础。 Robert Koch(德国,1843-1910) 细菌学奠基人。1905年他的肺结核菌研究工作或诺贝尔奖。建立了研究微生物的一系列重要方法,包括: 1、微生物纯种的分离培养,创用了固体培养基--琼脂平板培养技术(1882); 2、分离到多种病原菌,如炭疽芽孢杆菌(1877)、结核分枝杆菌(1882)、链球菌(1882)、霍乱弧菌(1883)等。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