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酚虢与剂学-理血剂
Page No.1
WordsFromSlide
第十一章 理 血 剂
一一、定义:(理血药、调血、血分病证)
二二、立法:《内经》:“血实者宜决之”;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三三、作用—调血
1、活血祛瘀:
①加速血行
②消散瘀血
2、止血,制止出血,使血归经。
WordsFromNotePage
Page No.2
WordsFromSlide
四、主治—血分病(明确范围)
血热证:
血寒证:
血虚证:
血溢证:
血瘀证:
WordsFromNotePage
Page No.3
WordsFromSlide
五、分类:
1、活血祛瘀—瘀血证
特点:A、疼痛 B、包块 C、瘀斑 D、舌脉
代表方:桃核承气汤、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 温经汤、生化汤—复元活血汤、桂枝茯苓丸—失笑散、鳖甲煎丸
2、止血—全身各部位的出血证—咳、咯、吐 衄、便尿、崩漏、外伤。
代表方:十灰散、小蓟饮子、黄土汤—槐花散、咳血方
WordsFromNotePage
Page No.4
WordsFromSlide
六、使用注意:
1、辨证求因,准确选用理血方。
2、剂型:新瘀证急,多用汤剂,取力大效速。
久瘀证缓,外伤出血,多用丸散。
A、性缓力小 B、急速止血。
3、上部出血忌升提,下部出血忌沉降。
4、大出血有虚脱先兆者,当补气固脱。
5、孕妇、月经量多,慎用活血祛瘀方。
WordsFromNotePage
Page No.5
WordsFromSlide
桃核承气汤
一、组方:
1、主要配伍:桃仁配大黄,量偏重
2、调胃承气汤加桃仁、桂枝。
WordsFromNotePage
Page No.6
WordsFromSlide
二、主治—下焦蓄血证
1、含义
2、病机:瘀热相结,上扰心神。
3、主症:少腹急结,其人如狂,小便
自利,舌紫暗,脉沉实(夜
热,闭经,痛经)。
4、症状说明
WordsFromNotePage
Page No.7
WordsFromSlide
三、方解
1、治法—破血祛瘀(逐瘀泄热)
2、配伍
桃仁:破血祛瘀
大黄:攻下瘀热
破泄同用 — 君
桂枝:辛散行血,助桃仁祛瘀
芒硝:泄热通便,助大黄攻下
臣
甘草:调和护胃,缓峻烈之性 —使
3、说明:为何用逐瘀泄热法?
WordsFromNotePage
Page No.8
WordsFromSlide
四、临床应用:
1、范围原则:凡瘀热相结,以瘀为主的
病证,必实证。
2、使用注意:A、孕妇慎用
B、表证未解,当先解表。
WordsFromNotePage
Page No.9
WordsFromSlide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一、关于血府
二、组成:桃红四物汤、四逆散加牛膝、桔梗
三、作用特点:
1、专于肝经,长于胸中。
2、重在活血,佐以行气。
3、祛瘀不伤血,行气不耗气。
WordsFromNotePage
Page No.10
WordsFromSlide
四、主治:血瘀胸中,血行不畅之证
血瘀气滞 清阳不升 头痛
?
血瘀内阻 胸 胸痛,痛有定处,舌质暗红,
舌边瘀斑,脉沉涩
胃 胃失和降 呕、呃
血瘀化热 入暮发热
急躁易怒
心失所养 心悸、失眠
WordsFromNotePage
Page No.11
WordsFromSlide
1、病机:血瘀胸中,气机受阻。
2、主症:胸中瘀痛,舌质紫暗,脉弦或涩。
3、关于原方主治19种病证的理解。
①王氏认为均与血府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