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赣南文化对贬谪士人的影响浅析
赣南文化对贬谪士人的影响浅析 [摘 要]自唐宋时期以来,赣南因地处偏僻,为瘴疠之地,自然环境恶劣,而成为了朝廷贬谪士人的容身之所。被贬之后,士人们以其学识人品和为官之道,影响了赣南的文化发展,同时,赣南也以其独特的文化影响了贬谪的士人们
[关键词]赣南文化;贬谪士人;影响
贬谪赣南地域士人以他们的学识和人品以及为官的清正廉明深深地影响着赣南人民,使赣南在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他们在影响推动赣南发展的时候也受到了赣南文化的影响。王水照在其自选集中说“文学是一种社会现象,必然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条件的制约;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作家,也不可能在完全封闭自足的心理结构中进行创作,必然接受社会环境、时代思潮的深刻影响。”[1]其实不单是文学,其他方面也是这样,贬谪士人置身赣南,赣南文化便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他们,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分析
一、理学思想的影响
自周敦颐在赣南创立理学,二程在赣南从师周敦颐以来,许多理学家都纷纷来到了赣南,传播理学,使赣南的理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许多贬谪士人也因为身遭贬谪之难流落在此,他们在这里受到了周敦颐理学思想的熏陶,“近世推本周程,以为授受之源在此。乃若名贤自比而南,往返去留,士皆得亲其謦咳。”[2]周程的理学思想经理学家和贬谪士人的努力而逐步地发展
张九成,字子韶,是理学家杨时的学生,曾谪居南安十四年,“在南安十四年,每执书就明,倚立庭砖,岁久双趺隐然。”在南安的这十四年里,他著书立说,他的大部分著作都在这一时期完成。南安古称横浦,所以张九成自号横浦居士,并把他在南安所作的集子取名为《横浦集》。张九成在赣南学习、传播理学思想,并且在二程“格物穷理”的基础上,提出“仁即是觉,觉即是心。因心生觉,因觉有仁”的思想,并进一步提出了“心即理”说,将心与理结合起来,充分融合了儒学和佛学的思想,援“佛”入“儒”,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见解,开辟了自己在理学思想的新领域,将“心”提升到了本体的高度,从而开启了心学。张九成心学思想的形成,与周程、与赣南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周程的理学思想是其思想的形成基础,而赣南则是萌发地
刘黻,字声伯,乐清人。南宋末年,因得罪权臣丁大全,刘黻被贬至南安军。刘黻来到南安也深受理学思想的熏陶,“黻至南安,尽取濂洛之书,摘其精切之语,辑成书十卷,名曰《濂洛论语》。”并在此留下了大量的作品,除了《濂洛论语》,还有许多的诗文。他熟读周程之著作,并摘录成集。在他贬谪赣南的作品中,也在许多首中多次提到周敦颐理学思想的影响:“千派万流同一水,来从濂洛洗人心。“(《道源》),“此邦风物多淳古,曾识濂溪与二程。”(《横浦有感》),“儿童游里巷,犹喜说周程。”(《周程三先生书院》)刘黻一再地提及周敦颐理学思想,周敦颐理学思想在赣南已经深入人心,老幼皆知,对刘黻自己也从思想上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
二、当地士人的影响
赣南人好客重礼并不因为贬谪士人们是被贬之身而冷遇他们,相反地,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感情。赣南“为先贤过化之邦,有中原清淑之气”,素有不少“抗节笃志”之士
苏轼贬谪流寓赣南期间即与这类人士交往频繁,阳孝本是其中之一。阳孝本字行先,赣县人,他学博行高,理学家杨时曾向朝廷举荐他。他隐居于通天岩二十年,苏轼初到赣南即慕名拜访,两人言谈甚欢,有相见恨晚之感。他们相邀同游八境台、郁孤台、祥符宫等,苏轼对阳孝本的高风洁行非常推崇,为其作《玉岩隐居阳行先真赞》,称赞他“道不二,德不孤,无人所有,有人所无。”[3]并且苏轼还赠诗于他:“空空惟法喜,心定有天游。摩诘原无病,须洹不入流。苦嫌寻直枉,坐待寸田秋。未入麒麟阁,已逃鹦鹉洲。酒醒风动竹,梦断月窥楼。众谓元德秀,自称阳道州。拔葵终相鲁,辟谷会封留。用舍俱无碍,飘然不系舟。”(《赠玉岩翁阳孝本》)诗中高度赞扬了阳孝本远俗养志、一心向学的品格,也流露出苏轼对其能够“用舍俱无碍,飘然不系舟”表示钦慕
王原是在赣南士人中最令苏轼感动的人。王原字子直,号鹤田居士,他对苏轼的才学人品倾慕不已,苏轼流寓虔州时他“从之游”,后来还不远千里专程探望苏轼于岭南儋耳,并与苏轼相依七十余日。苏轼《东坡志林》记载:“绍圣元年十月三日,始至惠州,寓于嘉寺松风亭,……明年……虔州鹤田处士王原子直不远千里访予于此,留七十日而去。东坡居士书。”王子直的行为充分表现了赣南人正直、重义的精神风貌,苏轼对他心存感激,作了两首诗送给他:“万里云山一破裘,杖端闲挂百钱游。五车书已留儿读,二顷田应为鹤谋。水底笙歌蛙两部,山中奴婢桔千头。幅巾我欲相随去,海上何人识故侯?”(《赠王子直秀才》),“米尽无人典破裘,送行万里一邹游。解舟又欲携君去,归舍聊须与妇谋。闻道年来丹伏火,不愁老去雪蒙头。剩买山田添鹤口,庙堂新拜富民侯。”(《王子直去岁送子由北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