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标点符号用法.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复习标点符号用法

中考复习专题一: 复习目标: 1、掌握中考常考的几种标点符号(问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和括号)的使用原则。 2.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 a、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 b、到底怎么办?去还是不去? c、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的出呢? a、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b、对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 一、 问号 (1)连续问句,每个问句末均用问号 (2)选择问句,在句末用问号,句中用逗号。 我们应该研究一下,这件事究竟应该怎么办。 他家住哪里,我不知道。 谁也说不清他到底是什么人。 (3)有的句子虽使用了疑问词,但整个 句子不是疑问句,句末不用问号。 1、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2、为什么听不到群众的呼声,为什么问题迟迟不能解决?关键是当地干部的工作作风出了问题。 3、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谈一谈的。 4、他完全不知道这件事应该不应该谈? 问号误用 × × × × , ? , 。 (选择问句中间用逗号) (连续问,各问句后均用问号) (中间问号误用) (陈述事实) (1) 距这里二、三里 (2)这个小孩有四、五岁 (3)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二、 顿号( 用在并列的词语之间) × × √ 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4)、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都带来了新剧目。 (5)、中、小学生 × × × 2.大并列套小并列,小并列间用顿号 3.约定俗成的词语,不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 不用顿号 三、分号(表示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比逗号要长。) (1)他的神色,还是那么的安祥;他的举止,还是那么凝重。 (2)侵略者的谎言,骗不了人;他们的武力,吓不倒人。 (3) 张家界石峰林立,峭壁万仞;天子山居高临下,气势磅礴;索溪峪群峰环抱,粗壮雄峻。 注意:? 在分号与分号之间,分号与句号之间至少有一个逗号。 这几年,我们学校在行政领导方面;在教学工作方 面;在校园建设方面,都有很大的成绩。 四、冒号 1. 这本《浪花》诗集,内容丰富,多种 多样:有气势磅礴的长篇史诗,情节跌宕的 叙事诗,娓娓动听的抒情诗和针砭时弊的讽 喻诗。 提示下文 2.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 知道的就是这些。 总结前文 (1)李明说: “这个问题,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2) “这个问题,”李明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3) “这个问题,让我好好考虑考虑。”李明说。 “某某说”、“某某想” 放在所说话中间不能用冒号;放在所说话的后边用句号。 (4)我特别喜欢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因为它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冒号提示下文,统领到句末 五、引号与句末点号的位置关系 罗伯特·舒曼说:“一磅铁只值几文钱,可是经过锤炼,就可以制成几千根钟表发条,价值累万” 。 因此他劝告人们“要好好利用天赋给你的一磅铁。” 引用的话是独立的,句末标点是引文的一部分,应该放到引号的里面;如果所引的话是不独立,只是作为句子的一个部分,那么句末标点是整个句子的标点,就应该放到引号的外面。 我特别喜欢杜甫的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因为它形象地揭示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 六、括号与句中点号的位置关系 1.一般图书馆与资料室都备有各种卡片箱,里面盛着目录卡片,(分类卡片、书名卡片、著作者卡片)供人查找。 2.懒,能使人脾气大(老舍《骆驼祥子》)。 1.一般图书馆与资料室都备有各种卡片箱,里面盛着目录卡片(分类卡片、书名卡片、著作者卡片),供人查找。 2.懒,能使人脾气大。(老舍《骆驼祥子》)。 句号内括号,解释的是 “目录卡片”,紧跟被解释的词,应放在点号的里面。 解释的是整个句子的出处,属于句号外括号,应放在句末点号的外面。 ↗ ↘ √ × 复习的内容: 掌握的要点: 回顾整理: ?? ????? 有一次,一个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的地主请祝枝山为他写一幅对联,为人正直的祝枝山很想为老百姓出这口气,便提笔写来: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此地安能居住其人好不悲伤地主看后暴跳如雷,跑到县里告状,说祝枝山辱骂他。祝枝山胸有成竹地对县官说:“我写的是吉利话,何曾骂人呢?”随后,他把两副对联高声地念了一遍,地主听了无言对答,只好给祝枝山赔礼。?你知道他们各是怎样读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