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子松幼苗培育技术的研究_0.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樟子松幼苗培育技术的研究_0

樟子松幼苗培育技术的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对樟子松种子、幼苗生物学特性的大量观测实践和 研究 , 总结 出樟子松种子处理、幼苗培育和病虫害防治的育苗技术,提出了在榆林及周边地区推广的建议。   【关键词】樟子松;种子;幼苗;培育      樟子松( Pinus sylvestnis var. mongolica Litv. )又名海拉尔松,为松科大乔木,树干通直,生长迅速,根系发达,适应性强,耐干燥瘠薄,耐旱耐寒,嗜阳光,喜酸性土壤。樟子松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优良造林树种之一。但由于樟子松种子较小,幼苗年生长量小且病害严重(主要为立枯病),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较难培育的树种。长期以来,本地区一直存在育苗人少和小苗苗源不知的 问题 。为此,我们通过多年大量的实践和积累,摸索出一套操作性很强的樟子松幼苗培育技术供大家 参考 和 应用 。 一、采种   天然樟子松林 15-20 年左右开始结实,丰年间隔期 3~4 年,其中有的个别年出现小年。春秋两季均可采种,秋季在 9 月中、下旬至 11 月上、中旬,春季 3 月上旬到 4 月中、下旬。结实中等年份,一般每株母树可采球果9 斤左右,每人每日可采球果 50-80 斤,每斤 40~50 个球果,一个球果中含种子 25~40 粒。但因树龄不同结果量和球果内种粒多少也有差异。因球果坚硬,不易开裂,种子调制较困难。露天凉晒虽简便易行,但脱粒时间过长,最好采用室内烘干法,将选净的球果放入分层木架的种盘上(或帘子上),在室内加温烘干,室内温度要保持在 45~50 (以上层为准),不宜超过 50 以上,经过 3~4 天, 60% 以上的球果开裂,用手摇净种器或敲打振落脱粒。如球果开裂不完全,可放入 40~50 的温水中浸泡 5~10 分钟,浸透捞出再烘干,经 2-3 天,球果可大部分开裂脱粒。干燥过程中要注意勤翻动球果(每天 5~6 次)经常检查室温,注意通风换气。一般球果出种率为 1%~2% ,经过动翅筛选,种子纯度可达 90% 以上。   二、育苗   (一)培育裸根苗   1.育苗地的选择:选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质比较肥沃的沙壤土作圃地。如有条件,最好选择前茬是松、柞育苗地,因为这种圃地含有大量对松苗生长有益的菌类,能促进幼苗的发育和增强抗性。但不宜在一块地连续多年播种,否则因播种地浇水次数较多,土壤板结,对苗木生长不良,一般宜 1 年与 2 年生松苗相互轮作。如果在沙性较大的土地上育苗最好多施一些河泥等有机肥料,以改良土壤,增强土壤吸水保肥能力,促进苗木根系发育和地上部分的生长。   2.施肥:为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育苗地应施足底肥,以保证苗木生长有足够的营养,底肥要用经过充分发酵的厩肥或堆肥,每亩施约 2万斤。施肥 方法 ,在作床前将肥料均匀的撒在育苗地上,然后用梨或人工进行搅拌使肥料均匀的混合在耕作层土壤中。   3.种子处理:为促使播种后种子迅速发芽,出苗整齐,增强苗木抗性,在播种前,种子应进行催芽。其方法有以下几种方法:(1)雪埋。在1~3月间选择背阴处,降雪后把雪收集起来,放在事先准备好的坑中,厚度30~50厘米,然后将种子用3倍雪拌匀盛入麻袋或木箱等容器中,置于雪上,再用雪将上部盖严。为防止早春雪溶化,在雪上覆40~50厘米 的杂草。播种前3~5天将种子取出,置于向阳处(或用清水化雪),待雪化净后,用0.5% 的高锰酸钾消毒2小时,捞出后稍阴干既可播种。亦可将种子置于温暖处进行短期催芽,当有50%的种子裂口时,即可播种,发芽率达70.1% 。如冬季无雪亦可将种子混入碎冰中(冰越小越好)进行埋藏。(2)混沙埋藏。播种前10~20天,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方挖埋藏坑,坑深宽各50厘米,长度依种子数量而定。在坑底铺上席子,然后将消毒的种子混两倍的湿沙放入坑内,夜间用草帘盖上,以保持温度,白天将草帘掀起,上下翻动,并适量浇水,经15~20天大部分种子即裂嘴,就可将种子由沙子中筛出进行播种,发芽率达62.5%。如不能及时播种时,则应停止翻动,并加覆盖物或移于阴凉处,降低温度,控制发芽。(3)温水浸种。播种5~7天,先将种子消毒后,再用40~60水浸种一昼夜,捞出后放在室内温暖处,每天用清水淘洗二次,到种子有50% 裂口时播种,发芽率达54.5%。   4.作床:一般采用高床作业,床高 10 -15 厘米 ,小步道宽 50 厘米 ,床面宽 1 米 ,长10~20米。作床时可先作下床,充分灌足底水,待水渗下后,再将步道土翻到床上搂平压实,并保持床面平坦,以免遭雨或浇水时,种子幼苗被冲淤, 影响 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 。   5.播期:适期播种对促进种子发芽,保证苗齐苗壮,增强幼苗抗病能力十分重要。根据几年来各地不同播种时期试验证明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