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类课程 重视练习 经验很重要 考查方式 闭卷考试 卷面成绩70%,平时成绩30%(出勤、作业和实验) 出勤和实验的重要性,平时成绩对最终成绩的影响 第一章 计算机基本知识 绪论 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微型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及运算基础 1·1 绪 论 一、 计算机的发展 1946年2月15日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问世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它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耗电140千瓦,用了18800多个电子管,每秒钟仅能做5000次加法. 运作了九年之久。吃电很凶, 据传ENIAC每次一开机,整个费城西区的电灯都为之黯然失色。 另外,真空管的损耗率相当高,几乎每15分钟就可能烧掉一支真空管,操作人员须花15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找出坏掉的管子,使用上极不方便。 二、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这台计算机有五个基本部件:输入器、输出器、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奠定了当代电子数字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础。 几个概念 CPU=控制器+运算器 计算机主机=CPU+存储器 计算机硬件系统 计算机软件系统 计算机系统 字长:CPU并行处理二进制的数据位数。8位 机、16位机、32位机和64位机。 1·2 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微型化─ 便携式、低功耗 巨型化─ 尖端科技领域的信息处理,需要超大容量、高速度 智能化─ 模拟人类大脑思维和交流方式,多种处理能力 系列化、标准化─ 便于各种计算机硬、软件兼容和升级 网络化─ 网络计算机和信息高速公路 多机系统─ 大型设备、生产流水线集中管理(独立控制、 故障分散、资源共享) 1·2 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一、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7~1957)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1958~1964)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64~1972) 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计算机时代 (1972年~ )。 第五代:智能计算机(1981年~ )。 二、微处理器及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第一代微处理器是以Intel公司1971年推出的4004,4040为代表的四位微处理机。 第二代微处理机(1973年~1977年),典型代表有:Intel 公司的8080、8085;Motorola公司的M6800以及Zlog公司的Z80。 第三代微处理机 第三代微机是以16位机为代表,基本上是在第二代微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Intel公司的8088。8086是在8085的基础发展起来的;M68000是Motorola公司在M6800 的基础发展起来的; 第四代微处理机 以Intel公司1984年10月推出的80386CPU和1989年4月推出的80486CPU为代表。 第五代微处理机的发展更加迅猛,1993年3月被命名为PENTIUM的微处理机面世,98年PENTIUM 2又被推向市场。 80486DX,DX2,DX4,32位主理器,主频25/33/50/66/75/100MHZ,总线频率33/50/66MHZ,运算速度20~60MIPs,集成晶体管1.2M个,1微米制造工艺,168针PGA,最大寻址内存4GB,缓存8/16/32/64KB,生产曰期1989年4月 更大的缓存、更高的频率、 超级流水线、分支预测、乱序执行 超线程技术 微型计算机组成结构 单片机简介 单片机即单片机微型计算机,是将计算机主机(CPU、 内存和I/O接口)集成在一小块硅片上的微型机。 三、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发展概况 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就是0,1码语言,是计算机唯一能理解并直接执行的语言。 汇编语言 用一些助记符号代替用0,1码描述的某种机器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就是在此基础上完善起来的。 高级语言 BASIC,PASCAL,C语言等等。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源程序,它们必须通过编译或解释,连接等步骤才能被计算机处理。 面向对象语言 C++,Java等编程语言是面向对象的语言。 1.3 微型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及运算基础 任何一个P进制数S都可以表示为: n-1 S=±∑(Si×Pi) i=-m 其中:P为计数制基数,Si表示第i位的数码 一、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将二进制数按权相加即可。例如: 二、二进制与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24=16 ,四位二进制数对应一位十六进制数。 举例: 三、十进制数转换成二、十六进制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