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季语文4--中考古诗词复习
2012-2013怀恩教育培训中心初三英语中考冲刺讲义(第四讲)
中考古诗词复习
一、积累和运用(25分)
(1)子日:“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2)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
(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 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 __________________,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皎洁的月亮引人遐想,令人动情。豁达的苏轼望月感怀,思索人生,悟出“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的哲理;洒脱的李白邀月共饮,排遣寂寞,咏出“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的浪漫。
【试题】
4.古诗文名句默写。(5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老木沧波无限悲。(陈与义《登岳阳楼》)
(3)问渠那得清如许? 。(朱熹《观书有感》)
(4)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
(5)当生与义不可两全的时候,众多见义勇为者用行动诠释“ ”。(《孟子》)
【试题】
6.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1),在水一方。(诗经 · 秦风》) (2) ,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3)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孟子告子上》) (5)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发出了“,”的呼喊,这杜甫推己及人的博大胸襟。请写出古诗词中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 。
【试题】
6.补写下列文学常识或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①《马说》的作者 是唐代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曾学习过他的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等。
②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冰心,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繁星》 就是她描写母爱、童真、自然的诗歌代表。
③明月别枝惊鹊, (辛弃疾《西江月》)
④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⑤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⑥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⑦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孟子《鱼我所欲也》)
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试题】3.名句积累
⑴采菊东篱下,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⑵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商隐《夜雨寄北》)
⑶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
⑷大道之行也, 。选贤与能, 。
⑸春天像小姑娘, , , 。
⑹古人写诗,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妙的佳句。杜甫《望岳》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与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 ”皆属上品;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与王维《使至塞上》中“ , ”均显边塞独特风景。
⑺许多成语都出自古代诗文,如“一鼓作气”出自《曹刿论战》中“ , ,三而竭”。“曲径通幽”出自《题破山寺后禅院》中“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