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学习目标] 1、理解各种教育起源论; 2、了解教育与生产力、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3、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思考题: 1、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上? 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如何?表现在哪些方面上?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为什么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第一节 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一)教育是社会性活动 社会对教育的制约首先表现为教育处处渗透着社会性质。 1、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3、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二)教育是社会的功能 1、环境的性质与意义 2、社会环境的教育性 3.学校是特殊的环境。 (三)教育具有社会历史性 1.不同性质的社会,往往有不同性质的教育与之相适应。 2、不同生产力水平的社会,其教育形态也各不相同 二、社会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1、制约教育目的 2、制约课程的门类、结构和内容 3、制约教育事业的速度、规模和结构 4、制约教育教学的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制约教育目的的性质及部分教育内容 2、制约教育的领导权 3、制约受教育的权利 (三)社会意识形式对教育的制约 1、对教育思想的制约 2、对教育内容的制约 3、对教育组织的制约 三、现代社会对教育制约的新特色 (一)加快教育物质层面的现代化 (二)促进教育思想层面的现代化 (三)推动教育制度层面的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对社会的反作用 一、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概念 (二)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教育体系的独立性与历史继承性 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的精神独立性和行动自主权 (三)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二、教育对社会的反作用 (一)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 2、教育是科学技术扩大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工艺和工具的重要手段 (二)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 1、通过培养人来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2、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三)对社会意识形式的反作用 1、对社会意识形式的选择作用 2、对社会意识形式的传播作用 3、对社会意识形式的发展作用 三、现代教育的战略地位 (一)教育是社会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 (二)教育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三)教育事业的发展涉及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第一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选择题 1、教育产生于( )。 A、生物竞争 B、本能模仿 C、科学实验 D、生产劳动 2、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倡导的教育起源理论为( )。 A、心理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需要起源论 第一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3、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所倡导的教育起源理论为( )。 A、心理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需要起源论 4、心理起源论和生物起源论都否定了教育的( )。 A、阶级性 B、永恒性 C、社会性 D、继承性 第一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5、原始形态的教育具有( )。 A、阶级性 B、全民性 C、封闭性 D、开放性 6、在欧洲封建社会里,教育除了具有鲜明的等级性,还具有鲜明( )。 A、社会性 B、永恒性 C、宗教性 D、阶级往 第一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7、在欧洲古代,比较重视对青少年进行全面而又和谐的教育的是( )。 A、古希腊 B、斯巴达 C、雅典 D、马其顿 8、我国封建社会的官学,具有鲜明的( ) A、民主性 B、开放性 C、等级性 D、应试性 第一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9、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 ) A、人类的本能活动 B、儿童对成人的模仿活动 C、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D、人类认识世界的活动 10、学校教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第一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11、教育的主导性要素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