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大附中等校高一高二学生写的2013年高考作文(6篇)
(2013-06-14 12:52:26)转载▼
标签:教育 分类:教育大道理和小案例 梦里江河的话:
教育部门的各种减负措施中,我最反感的是减少考试时间和降低考试难度。考试时间短了,为了得高分,考试之前就必须通过反复做题以求达到考试时不假思索随看随写的效果;考题容易了,为了得高分,考试之前就必须反复背诵标准答案以免在答题细节上被扣分。如此,学生负担更重了,但教育部门就是这么干的。在日常生活中,极少有人一个小时之内就能写出一篇满意文章的。古代王羲之、王勃他们即兴写的那些佳作,很可能都是前一天晚上就打了腹稿的。
北京青年报刊登的这些高一高二孩子写的高考同题作文,都是在没有压力情况下写的,可能还经过了一定时间的修改,从而提高了审美价值。
其中有3篇是人大附中14班孩子写的。从2004年起,人大附中高中的14班,几乎都是第一实验班。
当爱迪生面对手机......2013/06/14 00:00:00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编者按:高考结束了。同每年一样,高考作文总是高考中最受关切的一道题。不仅因为作文是所有高考题中分值最高的一道题,而且中国自古讲求“文以载道”。本报《中学作文》版请部分在校高一高二学生以今年北京高考作文为题,进行了创作,以飨读者。
201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60分)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和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内心已无星空
◎人大附中高二(14)班许云宗
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没有电灯也没有手机,他们到晚上只能看天上的星星,他们有了思念只能寄予漫天星辉。于是他们编出牛郎织女的传说,他们说:“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后来我们不再有这样的情感,也再写不出这样的诗。再后来我们想仰望星空,却发现星星已经不太看得见了。
在19世纪,英国作家斯蒂文森说他愿当个点街灯的人,点亮别人的心。那时欧洲晚上是有人巡夜把灯点亮的。后来有了电灯,这个职业从此消失。现在城市的晚上已经很亮,不需要人来点灯也不需要人来点火。可人们总觉得城市冷。人心并没有变得更亮。
再往后是我们的时代。你可以说这是一个属于手机的时代,看起来如果没有手机这个世界会崩溃。没有手机提醒我们记不清日程,没有手机定位我们不知道自己在哪,没有手机应用我们无法打发无聊时光,没有电话短信我们无法与人沟通,不刷微博我们会与世隔绝,不发状态我们会被世界抛弃。科技完全融入并左右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情感和行为就这样变迁,我们就这样被改变。这时你可能会理解文学家对手机的感叹。科技就这样影响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且这种改变无法阻挡。它让我们的生活越变越好,但同时你发现我们也丢掉了很多。
就在这个时代的某一天,你的手机出了故障。你绝望了,你以为世界要崩溃了。但几小时过去了地球还在转。然后你第一次认真面对你的生活。你发现关注1000个陌生人不如关注一个亲人,你发现与一个不认识的人聊天不如与现实的朋友交流,你发现在屏幕前消磨时间不如与家人多呆一会儿,你发现在现实中勇敢说出自己的观点比在网上更有力量,你发现静下来思考一会儿更能发现真实。最后你发现跟手机一起消失的,是别人的言论别处的新闻,是属于别人的世界。你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错当做了生活。
你突然怀念起《古诗十九首》,怀念起黑夜里的点灯人。
这时我们发现我们虽无法阻挡科技对生活的改变,但我们应思考我们该怎样被改变。科技总要进步,我们无法想象人类没有电灯没有手机的生活会倒退到什么样子,但如何随之变化是可以选择的。我们在科技进步的光环下不应混淆什么是生活,什么属于自己。
其实科技与情感人文这些感性的东西并不相悖,好的科技一定有文化内涵的。我们这个时代有了手机,意味着我们有了交流的自由,可以去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是古人做梦也想不到的。要知道科技虽强大,它只是生活的外因,什么样的改变取决于自己。也许看不见星星是因为内心已无星空,又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点灯人就在灯火阑珊处。
“联络”使距离变远?
◎人大附中高一(14)司雨慧
爱迪生睁开眼睛,看了看床头的日历,使劲揉了揉眼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交通违规代码扣分、罚款明细.doc
- 交通黄实线及白实线的区别.doc
- 交际礼仪-项目一个人礼仪.doc
- 产业创新理论和实践.doc
- 产后如何去除妊娠纹好呢.doc
- 产后宜吃的6种食物.doc
- 产品之路的随想(完整图文版).doc
- 产品名称:中间道高端商务养生茶中间道排酸袋泡茶.doc
- 产品广告镜头脚本.doc
- 产品特定原产地标准.doc
- 湖北荆州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答案.pdf
- 日语试卷+答案【浙江卷】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联考(5.7-5.9).pdf
- 初中全科目《期中模拟卷》人八英期中(含答案或解析).pdf
- 地坪技术标准及管控要求培训考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运营管理制度培训试卷含答案.docx
- 四年级德育测试卷.docx
- 非车核保单选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绍兴市药械检查员业务素质能力提升暨药品流通继续教育试卷含答案.docx
-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护理实习2024年第四季度院级理论考试题及答案.docx
- 中医执业2023模拟卷-600题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