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一轮复习人民版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35张)
[考纲要求]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课程标准] 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请谈谈你的理解。 提示 “掘墓人”是指他是一个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守墓人”是指他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 2.俄罗斯专家格·阿·阿尔巴托夫说:“1964年上台的领导人甚至不想去使国内政策恢复活力,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很快被俄国历史上最盛行的无所不在的行政命令和官僚主义的管理作风和管理方法所代替。”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为什么“经济方面的改革也是短命的”? 提示 勃列日涅夫改革没有改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本政策,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过分追求稳定,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步伐逐渐缓慢下来,经济发展呈现停滞和下降趋势。 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 提示 错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 2.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侧重点都是重工业。 提示 错误。赫鲁晓夫改革的侧重点在农业,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侧重点在重工业。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工业为重点,促进了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但苏联的经济发展也因此陷于停滞。 ⊙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两者的政治改革都强调集体领导的原则,经济改革前者侧重于农业,后者侧重于工业;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特点:从经济改革入手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转而进行政治改革;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政治改革中放弃了党的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史料探究] 史料一 ……他①对玉米的痴狂程度为中国的人们所津津乐道;他曾满怀自信地向美国人保证:“我们将埋葬你们!”赫鲁晓夫黑白参半的墓碑暗喻他毁誉参半的一生,②毁誉参半的改革。 史料二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③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由于军备竞赛和改革停滞,……人民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的提高。 试一试 (1)史料一反映了赫鲁晓夫哪项改革措施?体现了改革的什么弊端? (2)史料二说明勃列日涅夫改革存在什么弊端? 提示 (1)盲目扩大玉米种植,反映了改革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试验。 (2)将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尤其是军事工业,严重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史论要点]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比较 [跟进演练] 1.(2016·新疆乌鲁木齐调研)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召开,赫鲁晓夫在会上批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这一事件也影响到了中国。吴冷西在《忆毛主席》中这样写道:“赫鲁晓夫这次揭了盖子,又捅了篓子……”。对“揭了盖子”解读正确的是( ) A.彻底摆脱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束缚 B.破除了对斯大林的迷信 C.苏联放弃与美国的对抗 D.苏联走上了全面纠正斯大林模式弊端之路 解析 赫鲁晓夫上台后,进行经济改革,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利于破除对斯大林的迷信,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改革的序幕,故B项正确。赫鲁晓夫只是进行局部改革,没有全面纠正错误,没有彻底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也没有放弃与美国的对抗,故A、C、D项错误。 答案 B 2.(2016·江苏南通调研)“苏联传统经济体制乃至整个经济模式已经到了功能衰竭,非改不可的地步……当政时期,苏联领导人在经济战线的最大失误是……为后来的领导人篡改改革的方向创造了条件。”材料中省略的当政者应是( )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史料探究] 史料一 有人曾形象地说:“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①党的脖子。” 史料二 ②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无论苏联领导人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③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程度。” ——保罗·肯尼迪《大国兴衰》 试一试 (1)结合史料一、二、三谈谈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认识。 (2)运用相关史实,简述戈尔巴乔夫如何“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 提示 (1)史料一说明戈尔巴乔夫没有解决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 史料二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并未突破旧的农业体制。 史料三说明改革未实现衡量现代化成功的三个标准。 (2)①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上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21张).ppt
- 2017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71张).ppt
- 2017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考点2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教案.doc
- 2017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36张).ppt
- 2017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33张).ppt
- 2017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46张).ppt
- 2017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件(59张).ppt
- 2017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实践教案.doc
- 2017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实践考点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案.doc
- 2017届一轮复习人民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与实践课件(36张).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