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一轮复习岳麓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案.doc

2017届一轮复习岳麓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一轮复习岳麓版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3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教案

第3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考纲要求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课标提示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知识点一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 1.确立 (1)时间:隋唐时期。 (2)职责 (3)特点: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2.演变 (1):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政权、财政权;宰相只保留行政权。 (2)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3.意义 (1)明确了行政分工,提高了办事效率。 (2)相互牵制,避免权臣大权独揽,有利于加强皇权。 (3)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思考应用』 钱穆《国史新论》:“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这反映了唐朝中央行政体制怎样的特点? 提示:唐朝在中央官制上实行皇权专制下的民主,在一定程度上三省进行集体决策,相互制约。 知识点二 选官制度 1.西周至汉朝 (1)西周 (2)战国至汉初:实行军功爵制度。 (3)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2.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 (1)背景:隋朝统一后,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2)创立:隋文帝时开始分科取士,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3)完善:科举制度在唐代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4影响 『思考应用』 “(唐代)太平君子,征文射策,以取禄位,……以进士为士林华选,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史料是 提示:唐代以学识、考试成绩为标准选拔人才,具有公平、公正的一面。 知识点三 监察与谏议 1.监察制度 (1)目的: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 (2)演变历程 2.谏议制度 (1)含义: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 (2)过程 隋唐时期 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 宋代 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明清时期 已经没有专门的谏议机构 3.评价 (1)积极性: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 (2)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思考应用』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的该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监察制度服务并受制于皇权,实际效 考向一 从汉至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的表现、特点及发展趋势 [史料研读] 史料一 (汉代)汉哀帝语:“丞相者,朕之 史料二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史料三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于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1.史 2.史料二中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这体现了三省之间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和明确的分工。 3.史料三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而于“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反映了宋代通过增设官职、分化事权的方式削弱相权。 1.依据史料一、二,分析从 提示:从汉代开始,皇帝通过削弱、限制、分割宰相的权力,不断强化皇权,削弱相权。 2.据史料二分析,三省六部制的推广有什么作用? 提示:减少行政决策的失误;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摘自2014年江苏高考T21)垂拱三年, (1)据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提示:诏敕须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被认为是违制的。 (2)综观上述史料反映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结果如何? 提示:核心问题: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结果: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史论归纳]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1)君主专制制度:相权不断削弱,最高统治者的权力不断加强。 (2)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通过对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对地方的控制愈加严密;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使地方势力无法与中央对抗。 (3)选官制度:注重选拔方式的多样化,注重文化考试与品行考察的结合。 [命题分析] 方法1 从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方式角度命题。三省之间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同时也体现了“皇权下的民主”。解题时需理清三省的职责及运作程序。 方法2 从官僚体系演变的角度命题。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它源于魏晋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