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7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6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件(37张).ppt

2017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6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件(37张).ppt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一轮复习岳麓版第6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件(37张)

* * * * * * * * -*- 考点一 考点二 论从史出: (1)据史料一,指出鸦片战争爆发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各是什么。 (2)据史料二,西方列强侵略的本质目的是什么?史料二中的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3)史料三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作者又是从哪种角度评价了“这场战争”? 答案 答案 关闭 (1)提示:史料一表明禁烟运动并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英国发动战争另有目的。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偶然性。英国发动战争的必然性是打开中国市场。 (2)提示:西方列强侵略的本质目的是商品输出。说明近代中国小农经济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对外国的商品侵略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3)提示:“这场战争”指的是鸦片战争。作者从近代化的角度,肯定了鸦片战争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 考点一 考点二 拓展升华 从多元史观分析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 (1)革命史观:它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现代化史观: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瓦解,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 (3)整体史观:它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 (4)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 (5)文明史观: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的文明传入中国。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二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方式和趋势? 史料一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 ——《马关条约》 史料二 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一、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历上年十二月十三日,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辛丑条约》 -*- 考点一 考点二 答案 答案 关闭 (1)提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垄断阶段,不仅进行商品输出,而且进行资本输出,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提示:《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论从史出: (1)据史料一,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方式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据史料二,《辛丑条约》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考点一 考点二 拓展升华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方式和趋势 (1)侵华方式:①经济侵略: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资本。②政治侵略:控制中国的内政和外交。③文化侵略:在中国传教、游历,文化入侵。④军事控制:驻扎军队,控制京津。 (2)侵华趋势:①赔款数量越来越多。②割地面积越来越大。③通商口岸由沿海延伸到内地。④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到资本输出为主。⑤侵华方式由直接侵华到“以华治华”。 -*- 考向一 考向二 考向一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例1】 (2013课标全国Ⅱ,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试题立意:本题以清政府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为切入点,考查西方列强侵略对近代中国政治生活的积极影响,进而考查正确解读史论,准确理解、分析、判断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 考向一 考向二 解题思路:①审题干,找题眼:“1877年”“驻英公使”“新加坡”“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 ②审设问,找关联: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外交也受此影响,由封建时代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 ③审选项,找答案:清朝外交的制度性变化开始于1861年总理衙门的设立,标志着清朝外交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设置驻外领事馆是这一趋势的反映,故C项正确。B项错在“开始”,A、D两项与史实不符。 答案:C 对点训练1 (2015山东文综,15)“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乃至于到今天,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这强调的是(  )? A.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西方的主导性 B.近代中国和世界的碰撞与融合 C.中国按照西方模式向近代社会演变 D.中国近代史是西学东渐的过程 -*- 考向一 考向二 答案 解析 解析 关闭 根据材料“在中国或西方发生的事情都会即时产生相互的影响”,可知东西方的影响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故A项错误,B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国历史与西方历史的会合结束了中国的闭关自守,使它越来越多地介入世界事务”,可知近代中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