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宜兴市南虹河沁园景观工程设计说明.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宜兴市南虹河沁园景观工程设计说明

宜兴市南虹河沁园景观工程设计说明 概况分析 沁园地处水网纵横的古城宜兴,位于南虹河景观带中段。东邻茶西新村,西倚市人民医院,北接通贞观东路,南临南虹河,是南虹河景观改造工程中的一个主要节点。 整个地块呈L形分布,长约244 m,宽约183 m,面积近17833 m2。地形变化较为复杂,基本上两边高,中间低;西面高,东面低。高差约2m左右。 用地原址为宜兴东南角古城墙和护城河的交汇处,城墙自人民医院东南角向沁园西部延伸,南面建有一座水关,至二十世纪中叶城墙与护城河逐渐被拆除填平。 用地现状为一处中式园林,中部以低洼的湖面为主,周边以古典风格的曲廊、亭榭相围合,其封闭式格局切断了城市干道与滨河绿带之间的联系。 构思立意 通过对景观用地性质与特点的缜密分析,结合宜兴市古城改造的远近期规划要求,我们认为,沁园的景观规划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强调历史文脉及地方特色,展现古城风貌; 体现城市公共空间的性格特征,完善休闲、游赏、交流的功能; 与南虹河及宜兴市的的整体景观改造格局相统一; 充分利用原有地形、水系及文化资源。 鉴于以上原则,在具体的设计手法上将突出以下几点: 以开放式的布局和大气开阔的风格为主格局,还原沁园城市公共绿地的属性; 再现古城墙、古运河、水城门等元素,并赋予其新的城市功能,使传统与现代得到有机的结合; 尽量运用砖、木、石等地方材料,适当点缀以石碑、平桥、栏杆、雉堞等符号小品,增加景观的人文气息。 在材料选择、细部设计和植物配置上充分考虑与南虹河其他景区之间的呼应。 此外,考虑到周边环境和城市发展的需要,提出两点建议: 沁园西侧设多层城墙,其上覆土种植,以有层次的立体绿化遮挡人民医院楼顶的冷却塔。 沁园南面的河面上设步行桥,以提高公共空间使用效率,缓解两侧人民路和荆溪路的交通压力。 空间布局 在以上构思立意的基础上,根据所处位置与功能性格的不同,我们将沁园划分为三个空间区域,即:入口广场区、中心水景区与滨河休闲区。 入口广场区: 入口广场区与城市主干道相接壤,风格以简洁、开朗为主,突出城市尺度与性格。 入口处设停车场,以满足交通集散的功能需要。入口周围以整块的绿地相围合,限定出广场的区域,使其与周围嘈杂的城市环境略微区分开。广场轴线的尽端,正对入口处设有碑池,池中的石块上刻有说明文字,既增加了一个对景,又点出了整个沁园的主题。碑池背面设有景墙,并以浓密的绿化作为背景,进一步界定了动静空间。为加强城市干道与河滨间的交通联系,入口广场西侧的居住区道路得到了保留与拓宽,一直延伸至步行桥前的滨河广场,形成进入沁园的辅助入口。道路与茶西新村之间通过绿地加以隔离,并增设了一些休息座椅。 中心水景区: 中心水景区是入口广场区与滨河休闲区之间的过渡空间,是游人停留休憩的主要场所,设计中着重强调了静的氛围。 景区北面以台地式的树阵与入口广场隔开,中间一条溪渠自碑池层层跌落,跌入一片浅水池,池底铺有卵石,游人可进入嬉水。与浅水池相连的汀步另一端,是位于景区中心的下沉式静水池,水池内栽有睡莲,周围种植各种水生植物,两侧设有三层看台,可供游人停留赏景。景区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条种满樱花的林荫道,与看台隔开,既突出了春景的烂漫,也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景区西面设有城墙,基本延续古城墙的走向,沿市人民医院的东南角向西延伸,限定空间的同时也为沁园增添了几分古韵。水景区的南面以高耸的水城门收尾,它也是整个沁园的视觉焦点。城门内收纳了一部分管理、小卖和茶座的功能,临水处设有露天平台,游人可在户外休憩品茗,也可登城眺景。 滨河休闲区: 滨河休闲区与整个南虹河滨河绿带连成一体,设计主要强调了它与南虹河沿线的呼应关系,并通过水城门、角楼、门楼、城墙、护城桥的布置和水系的穿插丰富景观层次,将之塑造为南虹河游览线上的一个亮点。 滨河区中部,与水景区轴线交接处,为护城河原址所在地。设计将南虹河水系引入,穿过水城门,与中心水景区的静水池在视觉上相连,其上设护城桥连接东西交通。护城桥的西侧,人民医院东南角城墙连接处设角楼,游人可从滨河广场上的门楼进入,或沿水景区西侧城墙登临其上,整个沁园和南虹河沿线景观尽收眼底。城墙南面的驳岸上设有一座码头,在南虹河上行船的游人也可从这里进入沁园。景区西侧的椭圆形广场中设有一座喷泉,强化水的主题。喷泉北侧增设休息廊架,以满足游人停留的需要。其周围以密植的绿化作为背景,与市人民医院隔开。 种植规划 结合景观的生态、活动、观赏三大功能,针对不同的景观空间性质,选用乡土树种,营造有代表性的植物景观,反映不同的空间特征。 突出春季之美景,兼顾色相对比与季相变化,注意基调、主调、副调树种的搭配,以强调不同功能区的特色,并照应南虹河沿线以春景为主的景观定位。 适量运用开花乔木,色叶树木与优良的露地花卉,突出季相变化和色相对比。 充分运用草坪与时花,以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